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聖歸來》憑什麼火

  • 發佈時間:2015-07-29 05:29:44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張丹丹 張姮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15天時間,6.172億元人民幣的票房!

  這數字不簡單,因為它意味著,這部國産動畫影片超過了《功夫熊貓2》在2011年創下的6.17億元的記錄,成為內地影史動畫電影的票房冠軍。

  這是我見到浙江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志江時,他很牛氣的開場白。“橫店影視”是《大聖歸來》最大的投資方,而這部片子刷新了國産動畫影片的歷史,也成就了他。

  影片到底好不好看,粉絲各有説辭,媒體、網站等七嘴八舌,好的、壞的滿天飛。但不可否認,它火了。

  《大聖歸來》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這種成功在商業模式上有哪些經驗,是否可以複製?本報專訪了劉志江,聽他一一道來。

  工匠精神打磨好産品

  電影其實就是説故事,説一個能讓大家産生共鳴的故事。《大聖歸來》選擇了一個中國人家喻戶曉的人物,孫悟空。這是我們題材上的優勢。

  但這個故事不好説,因為就像哈姆雷特的經典,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孫悟空。你怎麼把自己的孫悟空和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孫悟空聯繫在一起,就看你的本事了。

  説故事的手段,現在越來越炫酷,但故事的核心,卻是越回歸本源越好。

  我們的製作水準雖然與好萊塢動畫大片相差無幾,不過因為資金不足,我們刪減了多個動畫形象。而且,因為花了八年時間,裏面很多動畫形象都不是現在流行的呆萌形象。

  但我們把每個人心目中的齊天大聖都説了出來:每個人小時候都渴望當英雄,但長大了,漸漸被現實生活磨成了平凡人,直到有一天,有個人告訴你,“英雄是不會死的,他只是睡著了”。

  我們把每個人心目中沉睡的英雄喚醒了,哪怕只有一場電影的時間,也是成功了。

  即使是電影工業化時代,電影也不同於工業化産品,他滿足的是人們心靈的需求。靠錢砸出來的完美技術、宏大場面、大牌明星,並不一定能觸摸到觀眾內心最柔軟的角落。因此,我們慢工出細活,磨出一個好的劇本,再磨出一部好的影片。這才是電影安身立命之本。

  網際網路行銷賺足眼球

  《大聖歸來》的票房,是我根本沒有想到的數字。最開始,我們只是以國産影片《熊出沒2》為目標。這是目前國産動畫影片的票房冠軍,2.96億元人民幣。

  我們的起點很低:沒有大牌明星、大牌導演;上映第一天,電影院排片比例同期最低,只有9%。

  我們的行銷也沒有砸錢:上映前沒有在各大媒體、影院大肆宣傳,更沒有大明星、大導演的炒作和爆點。

  但我們巧妙地借助了人的力量。這裡面有號召力強的名人,更多的是普通而又熱情的觀眾。影片在今年上海電影節入圍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恰好當時在場觀影的專家有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安德魯梅森,這個製片人曾製作過《駭客帝國》、《寂靜嶺》等大片,也許根本看不上投資只有1000多萬美元的中國動畫電影。於是,我冒著風險,邀請他為《大聖歸來》做點評。

  沒想到他對我們的電影很吃驚:“這個真的沒有好萊塢的參與嗎?因為如果按照我對動畫製作工業的了解,成本肯定是超過1.2億美元的。”他甚至誇讚我們,“孫悟空這個形象塑造很成功,即使是不太了解中國的外國人,也能輕鬆看懂我們想要表達的英雄情節。”

  沒過幾天,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直播中國電影新力量晚會,馬雲恰好坐我身邊。馬雲也很配合,拿著我們的齊天大聖的公仔合影,給浙江電影加了好大一把油!

  不過,我們更多的是借助普通人的力量。我們邀請了109個平均年齡不到4歲的小朋友,作為影片的眾籌出品人。他們的好友家人都成為我們的“自來水”(自發自費觀看評論的觀眾群體)。

  不僅如此,我們還在微信、微網志等網際網路社交網站平臺上推出大規模的點映。我們通過線上預售,在上映前2周,舉行了兩次幾千場的大規模點映,大部分觀眾都是動畫片愛好者以及影評人和媒體。

  借助網際網路多輪發酵、傳播,《大聖歸來》成功地讓大家走進電影院,看我們的故事。

  打通製作全産業鏈

  有時候電影叫座不叫好,有時候則是叫好不叫座。這種不對稱的原因,人們眾説紛紜。

  其實,電影叫好不叫座,自身原因才是最關鍵的。好故事不一定就有人買單,如何讓大家掏錢看你的故事,需要整合所有人的力量。

  越成熟的社會,分工越是細緻。電影産業現在也是如此:製作、找錢、策劃、宣傳、發行……越來越細化。這樣當然有他的好處,“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但也會有他的壞處:大家各幹各的,很多時候就沒辦法資源整合,捏指成拳,發力市場。

  我們有個群,叫做“大聖歸來戰鬥群”。裏面的50多個人,來自跟這個片子有關的所有環節的團隊負責人,管著創作、剪輯、製片、策劃、宣傳、發行……只要跟《大聖歸來》有關的事情,都在群裏跟大家商討。怎麼跑票房、怎麼改宣傳策略、怎麼和影院打交道……一起出謀劃策。把一部國産動畫影片做成功,絕對不會只靠一個團隊就能搞定,需要多個團隊協同作戰。

  當然,我並沒有指望創作團隊琢磨行銷的事兒,發行團隊了解剪輯的技巧,專業的事情還是由專業的人幹。但我的目的,是讓他們把《大聖歸來》的任何環節,都當成是自己的事兒,反過來也鞭策他們努力做好自己那攤子的事兒。整合資源,也就是整合人心,這才是製片人該幹的事兒。

  專業理性與熱情感性,其實並不是矛盾的對立,相反,雙方可以平衡。如何尋求平衡,發揮每個人的能量,確實很考驗製片人的智慧和能力,我樂此不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