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創業成生動“應用場景”

  • 發佈時間:2015-07-29 01:31:0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不拿穩定工資,憑藉一個創意或者一項技術,就敢賣掉房子開公司,員工很大膽;看準好的項目和團隊,就敢給內部員工投真金白銀,企業也很大膽。面對網際網路的跨界衝擊,危機意識強烈的長虹人“大膽”感慨,我們只有革自己的命。

  作為四川省首家國企改革試點示範企業,長虹正“全面擁抱網際網路”,通過深化改革創造一種注重剛性績效、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業文化,煥發出一個更加靈活有效、開放的創新組織。僅成都孵化器物業平臺,自2014年年底啟動以來,已入駐創業團隊11家。主要領域覆蓋移動醫療、智慧製造、智慧硬體、智慧家居、移動互聯網等領域。形態豐富的創業創新“應用場景”,證明了這份大膽是值得的。

  創業者站上了巨人肩頭

  “如果長虹的員工能夠有一些人出去創業,圍繞長虹確定的關鍵技術和商業模式領域去創業,能夠成功,成為百萬千萬富翁,那是我非常高興的事情,我非常滿意,長虹只是做一個很小的股東就可以了。”這是2013年長虹公司董事長趙勇在當年兩會期間首次對外透露長虹關於內部員工創業的想法。現在,這個想法已經成為了現實,遍地開花,基地+基金的模式正不斷催生一個個弄潮兒大膽進入商業世界,圍繞長虹形成一批科技型的中小企業。

  王海鵬的百庫科技是長虹創投基金投資的第一個公司內創業項目,是國內第一家專注于電子産品維修領域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創業初期,王海鵬仍是長虹公司員工,領取基本工資;加速及産業化階段,他的身份以長虹是否持有其股份為判斷依據;如果創業失敗,他和團隊成員可申請重新應聘公司崗位。王海鵬透露,長虹在王海鵬的公司裏投資了數百萬元,佔股20%。

  目前,長虹的創新孵化池裏已儲備了涉及軟體開發、移動網際網路、移動視頻通訊、雲平臺等領域,包括位置定位、瀏覽器、裸眼3D、視頻通訊、老年關愛手機等19個項目。“這些項目都採用“基金+基地”的模式來運作”,長虹創投基金籌備小組組長任宗貴透露,創投基金與風投類似,公司設立專門的項目組尋找項目,之後將業務公司化;基地與孵化器類似,為初創企業提供從註冊到運營的所有服務,幫助創業者成長。

  在成都、綿陽、深圳等地,通過創投基金、創業基地和內部創業計劃三大部署,長虹探索出了“大平臺+小團隊+眾創新”的員工創業模式。長虹的資源有效嫁接到初創團隊上,能夠讓初創團隊在短期內獲得成長優勢和速度,這個是外部的創業團隊難以具備的。“企業的渠道、技術、産品線協調資源讓小團隊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長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廣泛的合作,實現項目投資+産業孵化+産業集群的全新孵化器,從而實現‘內激活力、外聚人氣’的開放式創新模式,達到長虹産業生態建設的目標。”

  鼓勵創新就要寬容失敗

  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到第19個入庫創業者,長虹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從技術層面上的全球首款語音瀏覽器、中國第一款智慧語音晶片,到産品層面上的CHiQ電視、CHiQ冰箱、CHiQ空調,再到組織機構層面上的數字行銷産業集團……“讓想像發生”的長虹令人眼花繚亂。

  這些變化背後,是長虹應對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難題,不得不走的一條路——創新。其中,最大的創新就是方興未艾的國企改革,這為長虹的創新創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助推力,在進一步實現政企分離、改組控股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三項制度改革等大刀闊斧的改革中,長虹打破了原有的不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組織結構和機制體制。

  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讓創新創業文化建設紮實有力地推進。2013年7月,長虹內部出臺了“長虹公司內部員工創業工作指引”,旨在“搭建和完善公司內部員工創新創業平臺,建立健全公司內部員工創業體制機制,從而激發內部員工創新活力、提高公司科技成果轉化和培養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業人才。”接著,大力推廣産品經理負責制,讓整個資源圍繞産品經理轉而非行政轉;進而,以樹立剛性的績效文化為主線,通過深化體制和機制改革,真正在各級經營主體實現“責、權、利”的三位一體,有效釋放經營活力,激發創新創業激情。

  這同時也是一場上下同欲,上下共識的文化變革,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重塑文化的關鍵。2014年,長虹想像力實驗室第一次發佈“創客宣言”,徵集到4400個創意,“激發創新活力,為CHiQ産品迭代眾籌靈感,為創投項目實施廣開渠道,讓想像發生!”長虹公司企劃部部長劉海仲介紹,公司的創客大賽包括了創意、創新、創客三個層次,每個員工都可以在其所在崗位進行價值創造。

  這種變革帶給長虹的是一種鼓勵創新,鼓勵優秀的人得到更高成長和回報的文化。“我認為,對長虹這樣的充分競爭的企業來講,文化就只有兩種:一種是創新的文化,一種是死亡的文化。” 最近,長虹控股公司副董事長、四川長虹總經理劉體斌在談及長虹控股公司總經理招聘時對長虹的文化有個總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工作環境。創新有個前提叫做寬容失敗,如果沒有寬容失敗,就永遠不可能有創新,不創新就只有死路一條。”

  新産業佈局的排頭兵

  長虹創客大賽冠軍王金寶創辦了“四川逸客科技有限公司”,這位資深軟體技術達人主導開發的“E客智慧行銷服務平臺”,以O2O的模式把整個城市的線上和線下全部打通,開創全新的行銷服務模式,在成都多個地區應用開來,已經吸引了多家風投機構。

  以百庫、逸客、刀旗等為代表的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正快速成長。長虹創投項目組組長任宗貴告訴記者,“第一就是,通過內部創業,實現對長虹産業鏈條的完善,從上游、下游進行擴展;第二就是促進長虹體制機制上的變化和突破。因為長虹是一個生産規模化的企業,更是一個傳統企業,在大規模製造、銷售方面有一些優勢,但是另一方面有制約,比如説現在擁抱網際網路,這方面可能在機制上會有一些不太適應。所以長虹希望通過做創投基金也好,做內部創業也好,機制上能夠有所突破,或者是有所創新;第三個就是培養一些人才。”

  “長虹在以一種極低的試錯成本進行戰略佈局”,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看好長虹的嘗試,他認為,“大企業的內部創業實際上是大大降低了創新成本和創新門檻,讓小團隊有機會可以利用大公司的資源、規模和品牌,做出重大的産品和商業創新,這些新産業的排頭兵極有可能創造一個意想不到的大産業、大市場。”這既是長虹內部創業的初衷,也是長虹內部創業的碩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