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創新相關收入增加

  • 發佈時間:2015-07-28 08:11:21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中國各地2015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數據陸續出爐。截至7月27日,全國已有27省份公佈了上半年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城鎮、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6664元、13346元,均為全國最高。

  值得關注的是,新疆、貴州、甘肅、雲南等西部省份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從居民收入構成來看,創新、創業政策收入正在成為居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也拉動居民轉移凈收入的增加。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娜 實習生 魏旭

  盤點??

  16省份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國家數據發佈後,7月份以來,除山西、西藏、吉林、黑龍江外,其餘27省份均先後公佈了當地的上半年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其中,上海城鎮、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6664元、13346元,均為全國最高。

  從城鎮居民收入來看,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廣東、天津、福建、山東這8個省份的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水準。其中,上海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最高,達到了26664元,甘肅以11243元的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墊底。

  在農村居民收入來看,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廣東等12個地區的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水準。其中,上海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最高,達到了13346元;浙江、北京分別以12005元、11018元緊隨其後。這三個省份也是目前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元的地區。

  總體而言,我國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不少省份居民收入增幅“跑贏”GDP增速,這與各地不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兜底”不無關係。據統計,進入2015年以來,全國已有湖南、海南、西藏、天津、廣東等16個地區先後宣佈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其中,深圳、上海兩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2030元、2020元,最低工資標準超過2000元大關。

  區域??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説,上半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快於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縮小0.04個百分點。

  分省份來看,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倍差存在較大差距。其中,天津、浙江、上海分別以1.88、1.89、2.00為最低,此外,北京、江蘇、廣東、福建、山東、遼寧、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海南、四川、廣西、江西、河南、河北共16個省份低於全國水準。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表示,一般城鄉收入差距較大的地區都是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要加快經濟發展,適時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另外,應加大向農業農村的轉移支付力度,並大力提高農民的素質,發展現代農業,縮小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

  這在四川的居民收入結構中有所體現。上半年,該省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中,財産性收入達106元,同比增長14.3%,雖然佔比不大,但在四項收入中增速最快。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主體部分仍是務工性收入,但隨著農村深化改革加快,特色現代農業、觀光農業發展加速,財産性收入將持續增加。

  亮點??

  第三産業經營性收入快速增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分析,當前我國增加居民收入可通過擴大就業,鼓勵創新創業,特別是為低收入人群的自主創業提供政策支援,同時要調整資本和勞動者之間的收入分配問題,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實際上,通過分析各省居民收入構成,也不難發現一些亮點:城鄉居民的收入內部結構更加優化,創業、創新政策收入正在成為居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也拉動居民轉移凈收入的增加……

  在湖南,今年上半年,城鎮居民的經營性凈收入快速增長11.5%,在四項收入中增長最快,在可支配收入中佔比達到14.5%,較上年同期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每人平均二産經營凈收入280元,增長5.2%;三産經營凈收入1626元,增長13.3%。

  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副總隊長梁己香介紹,這説明中央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行“三證合一”等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政策效果明顯,提高了居民投資創業、自主經營的積極性,“特別是第三産業經營性收入的快速增長説明居民投資經營第三産業的積極性高、回報好,也從側面體現了經濟結構調整的效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