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南聯網工程如何破解電荒難題

  • 發佈時間:2015-07-28 07:44: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林潔  責任編輯:羅伯特

  缺電,將成為海南經濟發展繞不開的障礙。2014年海南開始出現較大電力供應缺口,僅今年上半年,海南最大電力缺口達69萬千瓦。

  一邊是電力緊張,另一邊卻是發展的大需求,由於“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國家加大海南國際旅遊島開發開放力度。

  最新的消息是,南方電網計劃建設海南聯網二回工程,預計今年年底開工,2017年建成投産。“屆時,海南核電發展起來後,二回還可以往內地輸電。”超高壓輸電公司廣州局海口分局總工程師周京告訴記者,二回與一回互為備用,海南電力供應將更加穩定。

  早在6年前,500千伏海南聯網工程正式投運,目前每天送電負荷30萬千瓦。海底電纜投運至今已安全運作2200天。數據顯示,海南聯網工程今年上半年送電6億多度,相當於前5年半的送電總和。“其實,海南聯網工程設計之初,只是作為海南電力的備用線路。”超高壓輸電公司廣州局海口分局黨委書記上官亞輝説。

  海底電纜是不可或缺的電力“生命線”

  南嶺、林詩,分別是廣東、海南兩省的偏遠漁村,鮮為人知,卻通過海南聯網工程隔海“牽手”。

  2009年6月30日,500千伏海南聯網工程正式投運,讓海南結束了自1914年通電以來長期“電力孤島”的歷史。

  好比大手拉小手,海南聯網工程實現了海南電網與南方電網主網的連接,從根本上解決了海南電網“大機小網”的突出問題,有效提高了海南電網供電可靠性和穩定性。同時,南方電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張網”,實現更大範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靈活調劑海南、廣東等5省區電力餘缺。

  海南聯網工程是我國第一個500千伏超高壓、長距離、較大容量的跨海聯網工程,是世界上第二個同類工程,在亞洲建設規模第一,同等級海底電纜單根長度世界最長。工程輸送容量60萬千瓦,將近海南電力的三分之一。

  如何從廣東“運電”到海南?據悉,海南聯網工程線路始於廣東湛江500千伏港城變電站,經125千米線路後到徐聞的南嶺終端站,再經32千米的海底電纜到達海南省澄邁縣的林詩島終端站,最後經14千米的線路到達500千伏福山變電站。

  其中,福山變電站為海南省第一座500千伏變電站,南嶺終端站是我國首個完全建立在沙土軟地基上的“空中變電站”,以194根灌注樁為基礎,再用180根高度3.9米的立柱支撐起整個變電站平臺。

  截至7月16日,今年海南聯網工程累計向海南送電達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2%,最大負荷52萬千瓦,為緩解海南電力緊缺提供堅強支援。投運6年來,海南聯網工程累計向海南輸送電量13.9億千瓦時。

  “由於海南第三産業發展迅速,居民用電需求飛漲,這條海底電纜成為不可或缺的電力‘生命線’。”海南電網新聞中心主任王浚哲表示,夏天用電高峰,只能通過限制工業用電,盡可能保證民用。等到年底海南核電並網後,明年民用就不缺電了。

  建立自主化運維體系填補國內空白

  跨越瓊州海峽的3根、單根長度約32千米的海底電纜是海南聯網工程的最關鍵部分。單根海底電纜一旦遭受破壞,將導致近兩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修復工期將需要3個月。

  海底電纜、光纜或管道受到的破壞80%以上來自錨害。而瓊州海峽船務航行繁忙、漁業生産繁榮,加上瓊州海峽洋流湍急、天氣多變,船隻隨意拋錨和出現機械故障等原因在海纜保護區內拋錨、拖錨現象頻發,對海底電纜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因此,保護海底電纜不受錨害、漁業作業等威脅,是海南聯網系統安全運作的重中之重。如果保護得當,每根海底電纜的壽命可達40年。

  周京説,中國船長可能不懂得“海纜”,很多漁民海上守法的意識也較差。對於“理工男”的周京而言,做人的思想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6年來,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不斷優化海纜運維管理模式,從“保、防、搶”(海纜保護、運作防護、應急搶修)三方面開展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海底電纜安全運作綜合保障體系。

  在超高壓公司廣州局海口分局海底電纜運作監控中心,工作人員指著電腦螢幕介紹:“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將AIS(船舶識別系統)、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統)以及CCTV(近岸視頻監視系統)應用於海底電纜運作監控的系統,為保護海底電纜發揮作用。”

  通過該系統,對瓊州海峽海面上的過往船隻進行監控,可以有效防止船隻拋錨給海底電纜帶來的損害。自2009年海南聯網工程投運以來,船隻拋錨事件呈逐年下降趨勢,尤其是今年累計處理海纜保護區船速異常兩起、船隻拋錨兩起,均同比大幅下降約九成左右。

  瓊州海峽的最南端——澄邁縣橋頭鎮林詩島,海南聯網工程林詩島終端站就建在這裡。站內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展示了無人機遠端監控系統。

  該監控系統所用為800級電動無人直升機,在海底電纜運維工作中負責現場核實、肇事取證。其動態雲臺搭載30倍變焦DV,可實時將海纜路由現場視頻圖像,回傳至地面接收站。同時,無人機還可完成變電設備防腐巡視、輸電線路缺陷巡查、防樹障外力破壞巡視等作業。

  去年9月以來,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利用無人機在歷史拋錨密集區開展巡視。無人機的加入標誌著海底電纜運維手段,已從單一的水路“作戰”形式逐步過渡到海空多元化、高效化、現代化的方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