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僅僅是貿易領域的突破

  • 發佈時間:2015-07-27 17:29:5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曉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協議在1996年《資訊技術協定》産品範圍的基礎上新增201項産品,包括資訊通信技術産品、半導體及其生産設備、視聽産品、醫療設備及儀器儀錶等反映當代最高科技水準的産品。據世貿組織統計,有關産品的全球貿易額超過1.3萬億美元,約佔全球貿易總額的7%。在談判預期樂觀的背景下,各方對這個全球IT産品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協議將帶來的利好充滿期待。

  惠及全球經濟

  上海市WTO事務諮詢中心暨全球貿易投資研究諮詢中心總裁助理姚為群告訴記者,資訊技術産業是一個全球價值鏈特性非常明顯的行業。ITA擴圍協定最終達成,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將大大獲益。而最終實現零關稅,會進一步降低上述産品的成本及價格,這對於生産者以及消費者而言都是重大利好。

  此外,姚為群還指出,該協議在帶動全球資訊技術産品貿易的同時,也會帶動其他相關産業的發展,對世界經濟增長有重要意義。

  據美國商會數據,如果ITA擴圍談判成功,將每年為全球GDP增長貢獻1900億美元。美國彭博新聞社報道稱,擴圍後的ITA協議將支援美國國內超過6萬個額外的工作崗位,分佈在製造業和技術部門。“該協議對於全世界電信産業無疑是一大促進。”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表示,由於擴圍協議中涉及的産品範圍非常廣,使得處於資訊技術産業鏈不同階段的國家和地區都能獲益。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産品的關稅將在一段時間的降稅期後最終降為零,雖然只有一部分WTO成員作出降低關稅的承諾,但這個零關稅待遇將在最惠國待遇的基礎上適用於所有WTO成員。“這意味著像印度和巴西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即便不加入,在協議實施後其産品出口到ITA國家也可以享受零關稅的待遇。”姚為群説。

  中國産業界的喜與憂

  中國目前是資訊技術産品的生産和消費大國,ITA擴圍帶來的關稅減免無疑會進一步促進中國手機等産品的生産和出口,擴大中國資訊技術企業的全球市場佔有率,但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目前在半導體、晶片、處理器、醫療設備等産品領域並不佔優勢,ITA達成,國內相關薄弱産業難免面臨衝擊。從這個意義上講,ITA擴圍達成對於中國産業界來説可謂喜憂並存。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未來的談判中,中國必須考慮到自身的技術優勢與劣勢,尤其是IT産業核心技術掌握仍較少、國際性品牌匱乏的現實,充分考慮到國內産業的承受能力,循序漸進地謹慎前行,合理保護國內市場,在此基礎上爭取更有利的國際談判地位。“協議新增産品一共201項,其中41項中國早已經是零關稅了。在未來的談判中,一些涉及消費者利益的産品比如機頂盒等關稅有可能直接削減為零。但對於一些有競爭關係的産業,會根據其技術發展進程設定一個降稅實施期,最長為7年。這對於可能受到影響的産業是一種保護措施。”對於上述擔憂,姚為群表示。

  姚為群認為,ITA擴圍帶給中國的利好遠遠大於挑戰,其不僅會帶動貿易的增長,同時對中國經濟尋找新的增長點以及産業結構轉型等都有重要意義。“資訊産業對GDP貢獻率很高,其發展可以帶動就業和投資的增加。我們希望通過加入這個協定,用開放來倒逼改革,提高我國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南開大學中國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龍躍也表示,目前一個國家的競爭政策環境越來越重要。如果不開放就不能帶來資訊技術産業的創新以及增加出口的動力,同時也會阻礙相關産業的發展。“中國目前是資訊技術産品的生産和消費大國,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才能讓中國在世界資訊技術産業中獲益。”趙龍躍強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