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放大招遏制"網購碰瓷" 大戰"職業差評師"
- 發佈時間:2015-07-27 08: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如今,在網上購物的人越來越多,比起在現實中的逛街購物網上購物確實可以省很多時間,價格也比實體店裏要便宜不少。在網上購物,同一種商品,價格卻千差萬別,當然品質也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怎麼才能“淘”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呢?相信熟悉網購的聽眾,在網上購買商品的時候,您肯定會看其他買家對商品的評價,好評、差評也直接反映出了商品的品質好壞,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在這看似客觀的評價體系中,一條“灰色經濟鏈”也在其中蔓延,“職業差評師”、“職業刷單客”等灰色職業在不斷“壯大”。也在不斷混淆消費者的視聽。
對於愛網購或者開網店的人來説,提到“職業差評師”,恐怕不會陌生。基於消費者為網店作出評價的信用體系,是淘寶平臺的立命之本,很多消費者正是基於別人的評價作出自己的購買決定。但這樣一個制度卻成了一些人謀黑心錢的途徑,一方面,以“差評”要挾敲詐,一方面,同行間也會借助差評互相打壓。多年來,阿裏、網店和職業差評師一直在“鬥智鬥勇”,阿裏官方日前也對外公佈了一系列最新數據和舉措。
男:在了解阿裏的最新動作前,先來聽一段合肥網店店主孫女士的遭遇,了解一下什麼是差評師。前段時間,有買家在孫女士那兒買了2瓶洗髮水,卻沒來由的給了差評。為了能讓買家把“差評”改成“好評”,孫女士努力“討好”他,對方卻直接談起了條件:要改可以,得交錢。88元錢,“這已經是業內最低價”。為了網店的信譽,孫女士只好“乖乖就範”。
孫女士:在qq上跟他聊了很長時間,他就説我剛開店,竟然不知道這個,他們在網上專門給人差評。他要的錢也不是很多,我最後也沒有辦法,就給他匯了一百塊錢。
中央臺記者莊勝春日前從阿里巴巴獲得的一組監控數字顯示:自從阿里巴巴“消費者誠信數據模型”上線以來,被命中並認定為職業差評師的ID累計接近500萬,平均每週被“模型”命中的惡意差評達15萬條。而最令人驚訝的是“職業差評師”新增ID數,曾在峰值時接近每週4萬個。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阿裏方面首次公佈有關職業差評師的監控數據。
阿裏公關部工作人員楊樹: 我們為什麼現在公佈呢,其實正常的差評我們是不會去干涉的,我們打擊的是那種惡意的、職業的,背後有整套的利益鏈,這個事情在現在的輿論並沒有被注意到,所以我們想把這個事情説出來,然大家清楚現在差評在整個行業是怎麼樣一個狀況。
據業內梳理,差評師大概會針對以下幾種目標進行攻擊:第一,信譽不是很高的的新店舖;第二,沒有或很少有中差評的賣家;第三,經營商品價格不高、容易損壞的商家;此外,還有一些網店買通差評師攻擊競爭對手。
楊樹介紹,阿裏幾年前發現存在這一群體的時候,就已開始進行差評師行為的分析、數據的收集和模型的建立;經過多年治理,差評師數量已呈下降趨勢。
楊樹:現在是逐步在下來的,並沒有回升,除了刪除差評,我們現在對(惡意差評)賬號也會有一些控制,防止惡意的賬號再回流,所以(趨勢)現在是慢慢往下走的。
另據了解,對惡意差評情況特別嚴重的ID,阿裏將要求其完成一系列身份認證,一旦認證失敗,將做永久封號處理。不過,阿裏方面沒有透露模型建立的具體方法——什麼樣的行為會被認定為差評師。
另一個最新的消息是,阿裏近期啟動了惡意評價追溯刪除功能。據楊樹介紹,這一功能上線後,單周被模型命中的“職業差評師”活躍ID數下降比率接近八成。
楊樹:這個賬號之前産生的(差評),也是惡意的嘛,所以我們就做一個回溯機制,根據這個賬號的一些行為軌跡,把它之前的差評都清理掉。
不過,活躍ID數的下降是否意味著職業差評師們的收斂,要打上一個問號。
昨天(26日),記者以賣家身份qq聯繫多位職業差評師。有差評師介紹,打壓同行,給一個差評25元,5個差評起訂。當記者問到,最近阿裏查的嚴,會不會白花錢時,對方表示,他們都是用有等級的號碼,並且好評率在90%以上,會找各種理由差評,淘寶查不出來。還有差評師説,差評師一般都有非常多的淘寶賬號;現在有了追溯制度,他們會更小心,小號都是用幾次後就不用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鬥爭,難免還會持續,對於阿裏來説,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
而除了企業自律,很多業內人士也把目光投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法律法規的完善上。《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差評等問題,只有原則性禁止規定。在法律法規層面,我國只有《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有關敲詐勒索罪的條文可以援引。
顯然,這對於很多受害者來説,維權成本太高了。阿裏公關部工作人員楊樹透露,阿裏方面也在推動針對性法律法規的出臺。
楊樹:關於立法這方面呢,其實我們有一個團隊,專門做淘寶信用的,會聯合我們的安全部門,一起推動公安部門這邊對差評這個行為單獨做一些動作,在立法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