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領域應用人臉識別技術進入“刷臉時代”面臨挑戰

  • 發佈時間:2015-07-26 13:59: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王濤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金融領域應用人臉識別技術 進入“刷臉時代”面臨挑戰

  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ATM機通過驗收、京東錢包首推人臉識別技術、招商銀行試點人臉識別應用、通過人臉識別平安普惠金融最快可以6分鐘貸款、微眾銀行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遠端發放首筆貸款……近期,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呈爆髮式增長態勢,支付、取款、貸款等金融領域的應用開始逐步讓人們進入“刷臉時代”。

  2015年以來,騰訊、阿裏等多家公司開始加碼佈局人臉識別産業,希望將人臉支付技術的應用延伸到金融業務領域。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3月份在德國參加活動時,曾演示螞蟻金服的掃臉技術。此前騰訊旗下的財付通曾表示,已與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達成人像比對服務的戰略合作。

  分析人士認為,網際網路的本質特徵是高效、快捷,指紋、人臉技術在資金交易過程中的應用,不僅可以簡化支付流程,最重要的是,通過生物特徵識別完成支付環節,可大大提高支付安全指數。

  不過,對於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疑慮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以管理風險為核心的金融行業。業內專家認為,總體上,在採集環境可控、用戶配合的一些特定應用場景下,當前的人臉識別技術已基本成熟,如民用級的考勤和門禁系統,證件照之間的比對查重系統等,然而人臉識別在金融、安防等場景中的很多應用尚不成熟。如金融領域的刷臉支付系統,安防領域安全等級高(如銀行金庫)的出入口控制系統、人證一致性驗證系統、黑名單目標人監測報警系統等。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從技術的成熟度來看,主要涉及兩個問題:權衡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困境,以及假體欺騙問題,其中後者是刷臉支付可能面臨的最大技術挑戰。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山世光曾表示,人臉識別技術不是在所有應用場景下都已經成熟。總體上,人臉識別在金融、安防等場景中的很多應用尚不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對於“刷臉”的未來,各方依然充滿信心。山世光表示,隨著技術進步,預計五年之後,刷臉支付可能會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支付方式。依圖科技創始人朱瓏表示,對於電腦視覺的研究領域,在近五年來都處於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學術研究在近兩年進展巨大,而在應用領域在未來一到兩年將進入集中爆發階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