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物理變化”到“化學反應”

  • 發佈時間:2015-07-25 01:30:3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驅動發展

  本報記者付毅飛

  為期十天的軍民融合主題展,為公眾帶來一場科技盛會。這是我國國防科技工業歷經半個多世紀軍民融合發展,首次如此集中地接受檢閱。

  1957年3月,國務院制定了“平戰結合、軍民結合、以軍為主、寓軍於民”發展方針。“軍工”牽手“民用”,在實踐中摸索前行,再難割捨。

  改革開放後,國防科技工業加大軍轉民規模。上世紀90年代末,軍工企業民品所佔比重已超過70%。

  進入新世紀,軍工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國防科技工業由軍民結合邁向軍民融合,核心重要能力立足軍工、配套能力立足國民經濟的格局初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進入歷史新時期。

  “過去説軍民結合,現在是軍民融合;前者是‘物理變化’,後者是‘化學反應’。”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説,要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將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使二者資源共用,協調、平衡、相容發展,實現資源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爆發出的強烈“化學反應”,必將成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不斷騰飛的有力助推。

  重大裝備製造的引領者

  7月1日,我國首個涉及上千台電腦的自主可控安全網路和資訊系統,在中國航太科工集團投入試運作。

  “處理器是電腦的‘心’,作業系統是電腦的‘魂’。可以説,長久以來我們的資訊安全命脈始終握在別人的手中。”航太科工二院706所研究員蔣志翔説。

  據統計,中國93%的電腦仍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和Intel處理器,而近年發生的Windows藍屏事件、Windows XP停止提供服務、“棱鏡門”等事件,頻頻敲響了資訊安全的警鐘。

  為此,軍工企業承擔起“自主可控”的重任。航太科工成功實現了集團自主可控資訊系統與18個辦公應用平臺的無縫融合,在自主可控資訊系統關鍵軟硬體産品研發、遷移適配等取得系列成果;電子資訊産業集團攻克了軍民共用資訊技術基礎關鍵環節,發佈了國産自主通用處理晶片和萬兆網路交換晶片;電子科技集團研製的“魂芯”高性能通用DSP,讓我國擺脫了在高端通用數字信號處理方面對國外器件的依賴。

  除了資訊安全,在軍民融合不斷推進中,國防科技工業成為多個重要領域的引領者。核工業建設集團的球床模組式高溫氣冷堆技術世界領先,有望成為世界首座商用第四代核電站;船舶重工集團的“蛟龍號”,促進我國深海裝備跨越發展;兵器工業集團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成套裝備,實現大型鍛壓設備設計製造技術的突破創新;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試驗離心機成功運作,填補國內多項技術産品空白……

  “一批重要成果,為我國重大裝備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徐佔斌説。

  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2014年,公安部在廣東啟動了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試點工作。旅客借助出入境自助填表、自助簽注機等設備,最快僅需1分鐘就能完成自助簽注。

  自助通關項目是香港近十年最大的資訊化工程,總金額逾十億元港幣。航太科工所屬航太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承擔了該項目的出入境通關係列産品,系統軟體和平臺的研發、生産,並將後續運營服務。

  多年來,軍工技術早已走進人們的生活。徐佔斌表示,隨著軍工技術優勢服務國民經濟發展,一批有效益、有影響的軍轉民産品迅速涌現。

  航太科技集團利用火箭發動機燃燒傳熱流體控制等技術成果,成功開發國際領先的航太粉煤加壓氣化技術,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70%;船舶工業集團大型液化天然氣船打破外國壟斷壟斷,國內市場佔有率達百分之百;兵器裝備集團CS35發動機平臺自2012年投産以來,累計銷售超過56萬台,産值超過50億元……

  “近年來,在軍品任務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各軍工集團民品産值佔總産值的比重仍基本穩定在70%至80%之間。”徐佔斌説。

  軍民結合産業的快速發展,讓國防科技工業實現産業結構戰略性轉變,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走出國門的開路先鋒

  7月14日,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交付,將為中國、巴西及非洲、拉美國家提供數據服務。近30年來,中巴兩國在民用航太領域的合作取得豐碩成果,被譽為“南南合作典範”。

  在核工業領域,隨著1991年底我國與巴基斯坦簽署30萬千瓦核電站的出口合同,我國核工業邁出了融入國際社會的第一步。如今,核裝備和技術出口已成為我國外交棋局的重要棋子,“華龍一號”“CAP1400”等,成為極具競爭力的中國核電品牌。

  中航工業集團研製生産的新舟60支線飛機,已累計交付客戶百餘架,不僅在國內支線航空實現規模化運營,還飛行在非洲、亞洲、南美洲、大洋洲的20多個國家近300條航線……

  走出國門,國防科技工業一馬當先。

  許達哲指出,國防科技工業將積極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深化核、航太、軍貿等領域對外合作;推動優質産能和中國裝備“走出去”,帶動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市場開發和國際産能合作;促成高端裝備出口和國際工程承包,形成以軍帶民、以民促軍的良好局面。

  深度融合還需突破障礙

  軍民融合發展之路並不平坦。

  國防科工局發展計劃司司長龍紅山認為,目前軍民資源共用水準還不高。

  他表示,一方面“軍轉民”機制不健全,軍工技術解密制度不完善,國防智慧財産權保護和權益分配、激勵機制不健全,軍工技術轉化渠道單一、效率低,股權激勵等機制落後於市場經濟發展形勢。

  另一方面,“民參軍”的渠道不夠暢通,準入和退出制度仍需完善,供需資訊傳遞不暢,軍工集團行業壁壘並未消除。“軍工集團公司還擔心民營企業在科研生産中,可能存在品質管理不到位,保密措施不完善,責任、使命意識淡薄等問題。”他説,“這種擔憂制約了‘民參軍’,也成為部分軍工企業自我封閉、自我配套的藉口。”

  此外,軍工企業生産模式通常為“多研製、小生産,多品種、少批量”,與民企的“大規模、産業化”模式背道而馳;軍工講求“不惜一切代價完成任務”,民企視成本控制為企業生命……

  不同的體制、機制和理念,在軍民深度融合中形成了障礙。

  進一步營造環境、突破障礙,是國防科技工業將要著力解決的問題。(科技日報北京7月24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