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伊核協議達成 歐洲大國搶灘伊朗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7-24 07:19: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駐伊朗特約記者遠征 王曉雄】繼德國副總理和法國外長之後,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裏尼的辦公室23日宣佈,莫蓋裏尼將於下週二訪問伊朗。同一天,奧地利宣佈,總統菲舍爾將於9月訪問伊朗,成為2004年以來首位訪伊的歐洲國家首腦。在一些媒體看來,歐洲領導人接踵訪伊,議題離不開經貿。伊核協議達成後,歐洲已迫不及待地想重返伊朗市場。

  法新社稱,莫蓋裏尼辦公室發表的聲明稱,莫蓋裏尼的伊朗之行將就伊核協議執行進行協調,並就地區和雙邊問題進行討論。據路透社報道,莫蓋裏尼將與伊朗外長和其他高級官員會談。

  本週早些時候,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能源部長加布裏埃爾成為首位在核協議簽署後到訪伊朗的西方領導人。他表示,伊朗核協議為雙方改善政治和經濟聯繫鋪平道路。緊接著,法國21日宣佈,該國外長法比尤斯下周訪伊朗,並希望與伊朗總統魯哈尼舉行會談。報道稱,在歐洲制裁伊朗前,法國産品在伊朗佔有很大市場,法國汽車在當地很受歡迎,法國能源企業也在該國石油産業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英國也同德黑蘭有深厚的經濟聯繫。

  與伊朗關係親近的俄羅斯也在尋求重返伊朗市場。俄羅斯衛星網23日稱,伊朗石油部副部長扎馬尼尼亞當天表示,伊朗正同參與實施在伊項目的俄公司就俄重返伊市場的可能進行磋商,“大部分俄羅斯公司已與我們聯繫過。目前正在討論他們什麼時候回來和完成已啟動項目時間的問題”。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伊朗傳統上與歐洲關係比較近,歐洲産品在伊朗的市場佔有率很高。例如德國電器就頗受伊朗高收入人群歡迎。在美國施壓下,許多歐洲大企業于2012年才退出伊朗市場。伊朗總統魯哈尼上臺後,一直在推動和歐洲增進關係。伊核協議已達成,但真正執行還尚需時日。雖然不少外國企業覬覦伊朗市場,但預期到協議執行之時,它們才會大批返回伊朗。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23日報道,伊朗副總統兼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日前表示,中國將在伊朗南部建設2座核電站,雙方就此事已達成協定。據悉,核電站廠址將選在阿曼灣的南部沿岸。報道稱,這將是中國首次在伊朗參與核電站建設。伊朗目前僅有一座與俄羅斯合作建設的布希爾核電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