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比想像快!西方急撲伊朗淘金 中企怎麼看?

  • 發佈時間:2015-07-24 07:2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達成之後,西方企業蓄勢重返伊朗。有觀點認為,這勢必加大市場競爭,擠佔在伊中資企業的份額。但記者調查發現,中企並不畏懼西方企業的競爭,希望發揮自身優勢,抓住解除制裁所帶來的機遇。

  【西方急撲伊朗】

  西方人的動作比想像快。協議達成未滿一週,德國副總理、經濟部長加布裏爾20日就率領60人的商務代表團到訪伊朗,與伊朗經濟界召開聯席會議。代表團中不乏德國西門子、戴姆勒等知名企業的人士。

  記者在現場看到,能容納200人的會議大廳座無虛席,媒體閃光燈追逐著德國企業代表們,伊朗商人蜂擁上前交流。

  做天然氣生意的伊朗商人鮑加茲起身在會場轉了一圈,回來時手中拿著一打交換來的名片。鮑加茲對記者説,伊朗人等待德國的投資足足有十年了,德國的離開留下來很大市場空白,但伊朗人一直在等待,他們很樂意用德國造的産品。

  伊朗人一直宣揚自己的雅利安血統,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其對德國製造的推崇,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伊斯蘭革命前的巴列維王朝時代,借助充沛的石油收入,歐美高端産品進入伊朗尋常百姓家,深刻影響著伊朗人的審美、使用習慣。

  從2006年開始,西方國家以伊朗研發核武器為由,對其實施多輪經濟制裁,不僅嚴重影響伊朗經濟和民生,而且迫使許多西方公司中斷與伊朗商業往來。

  現在,隨著伊朗和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14日達成全面協議,如果一切順利,西方國家及聯合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最早可在今年底開始解除。這意味著曾被掐斷的伊朗油氣出口和金融往來將得到恢復,伊朗高達1000億美元的海外資産會被解凍。

  在西方企業眼中,這個擁有8000萬人口的中東大國將被“重新發現”,引發一場淘金熱。除德國捷足先登外,其他歐美國家也將循著商機接踵而至,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已經宣佈將於下周訪問伊朗,瑞典也將在今年秋季向伊朗派出商務代表團。

  【中企迎接競爭】

  “西方人要回來了”,這不僅在伊朗人中間引發熱議,也受到駐伊中資企業的關注。

  在油氣開發、金融、汽車製造等關鍵領域,西方公司此前集體撤出伊朗,留下的空檔客觀上給中企壯大創造條件。中國品牌汽車目前佔據伊朗10%的市場份額,奇瑞MVM系列轎車在街頭隨處可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企是伊朗油氣開發領域僅剩的外資企業,中企還在德黑蘭地鐵、德黑蘭到馬什哈德鐵路等工程承包上屢有斬獲。

  但在不少伊朗人眼中,西方公司在品牌、技術和管理上具有獨特的優勢。此外,伊朗人也不願意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讓中企一枝獨秀。

  奇瑞伊朗子公司總經理張貴兵説,據他了解,福特、雪佛蘭等西方知名汽車公司已經完成了審批流程,只等制裁解除就能進來。這家在伊朗耕耘多年的車廠去年在伊朗銷量3.6萬台,但今年以來開始感受到衝擊。即使在伊核談判膠著、協議還未有分曉時,伊朗人也普遍持幣觀望。

  中石化伊朗代表處副總代表朱濟友認為,西方企業重新進入伊朗市場後,總體而言,中企將面臨更激烈複雜的競爭環境,在中企與西方企業重合的高精尖業務方面,可能中企短期內會受到較大衝擊。

  但總體來説,中企面對西方企業的進軍,也有著自己的競爭優勢。目前,中國已經成為12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包括伊朗周邊的沙特、阿聯酋等國。可見,不管有無西方經濟制裁、是否面臨西方企業競爭,中國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上一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包括在價格方面。

  具體到伊朗而言,伊朗每人平均GDP不足6000美元,普通公司職員月工資收入大概只有中國水準的一半,儘管老百姓們對昂貴的西方産品更有認同,但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

  商人劉佐多年來在伊朗銷售廣東産的節能燈、LED燈具,2013年剛開始,每個月能賣出一個集裝箱的貨品,現在每個月有三個集裝箱的貨賣出。

  “現在全世界八九成的燈具都是中國産,西方競爭?還不如説更擔心國內的競爭對手,”劉佐説,中國燈具的性價比具有很大優勢,雖然飛利浦和歐司朗的燈具受到伊朗少數富人的喜愛,但銷量跟中企相比,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各方都能受益】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中企普遍認為,一旦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受益的是所有在伊企業,不管來自中國還是西方。

  比如,過去幾年伊朗貨幣裏亞爾急劇波動,曾在2013年貶值了一半,影響外資企業的經營。劉佐説,匯率一下高一下低,企業定價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貶值5%,不漲沒利潤,價格漲5%客戶不接受。遇到這種情況,客戶可能要觀望一段時間,造成商機白白流失。制裁解除後,借助新增的石油美元收入,伊朗官方能更有效控制裏亞爾匯率。

  此外,一旦伊朗銀行重新接入世界通行的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資金進出伊朗將變得便捷自由,不用再通過地下錢莊等特殊渠道。企業間貿易借助銀行信用證,也能獲得更安全的擔保。

  近幾年,中企被伊朗合作夥伴坑錢的事情不時發生,特別是在資金量巨大的採礦領域。一家進口伊朗磁鐵礦的國內貿易商代表告訴記者,幾年前曾經支付給伊朗方面的合作礦廠200萬美元,但對方卻不發貨,造成自己損失巨大。如果有銀行居間開設信用證,就能避免這樣的損失。

  在各國投資帶動下,伊朗國內市場的擴張和投資環境的改善,也將讓中企受益匪淺。在20日的會議中,伊朗石油部長對德國代表團説,伊朗計劃在未來3年內將石油産量從當前每天280萬桶提升至470萬桶。

  朱濟友認為,這對中國三大油企將是重大的機遇。可以暢想的未來是,中企與西方企業及伊朗本土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開髮油田,中企可以發揮勞動力成本低、資金實力雄厚等優勢,與各方實現共贏。(付航 楊定都 注:作者為新華社駐德黑蘭分社記者。)(新華社特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