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正風解讀科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寓管理于服務

  • 發佈時間:2015-07-23 09: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經中央批准,《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擴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近日公佈,將科協作為試點有何示範作用?科協承接的職能未來是否會擴展?政府"放權"後的角色轉換將如何進行?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了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李正風。

  中國經濟網:為何選定科協作為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試點?有何示範作用?

  李正風: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擴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在科技評估、工程技術領域職業資格認定、國家科技獎勵推薦,以及3D列印物聯網、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中醫藥等專業領域的技術標準研製等方面,擴大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試點。讓科協所屬學會承接這些職能,可以發揮學會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體現學會專業判斷上比較權威、利益關係上比較超脫的特點,更好地提供專業性、技術性、社會性的公共服務。

  就這種試點而言,關鍵是同時解決政府職能轉移過程中主體的"錯位"和"缺位"問題。政府簡政放權,在一些領域中讓渡部分職能,需要新的主體成長起來承擔這些職能,沒有新主體的成長,就會陷入"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的惡性迴圈之中。讓學會等社會組織有序承接政府的職能,同時解決主體錯位和缺位的問題,是這種試點具有重要示範意義的地方。對政府而言,簡政放權不是自由落體,政府要放管結合,同樣還是要管,但管的對象和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學會而言,承接職能不是簡單的身份變化,而是要成長為真正能夠擔當責任、提供更優質社會服務的新主體。因此,我認為擴大試點的示範意義就在於,在如何同時解決主體的錯位和缺位的問題上,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建立完善可負責、可問責的職能轉接機制,為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示範案例。

  中國經濟網:除了4類適宜學會承接的科技類公共服務職能外,科協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未來可能向哪些方面擴展?

  李正風:目前試點工作主要集中在4類適宜學會承接的科技類公共服務職能上。分析這四類職能,既包括面向科技工作者的公共服務,也包括面向産業界的公共服務,都有專業性、技術性的特點。從長遠來看,適合由社會力量承擔的專業性、技術性、社會化的公共服務,都有可能是科協所屬學會或其他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的領域,政府都有可能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委託學會等社會組織來承擔。比如對科技期刊的管理,科技人才的評定等。事實上,實施方案中提出了一個標準,就是讓政府放心,讓行業和社會認可,讓科技工作者滿意,所以,承接政府職能轉移領域的擴展,一方面取決於學會等社會組織的成長和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需要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和擴大學會與政府、公眾之間的信任關係。

  中國經濟網:此次提到的4類適宜學會承接的科技類公共服務職能均沒有涉及政策層面的職能轉移,隨著試點工作的深化,之後會不會出現去行政化的動作?

  李正風:學會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政府簡政放權,必然要涉及到政策層面上的職能轉變,這取決於政府如何放管結合,也取決於學會能否以更為優質的服務取代行政化的管理。實施方案實際上已經明確了試點的方向,就是要堅持社會化公共服務定位和去行政化思路。因此,政策層面上的職能轉變,首先是政策導向上的變化,即切實提升服務意識和品質,寓有效的管理于優質的服務之中,用令人滿意信服的服務替代讓人不得不服從的行政管理。試點工作的深入,必然會伴隨著去行政化的努力,實際上,學會在承接政府職能的過程中,將會面臨被服務者的選擇和同行的競爭,應在這種雙向或多向選擇中優勝劣汰,這本身就應該體現去行政化的趨勢。因此,承接了政府職能的學會,不應該成為政府新的替身,而是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新主體,否則就無法避免"紅頂仲介"、"二政府"的現象。

  中國經濟網:科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後,誰來監管科協行使這些職能,政府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李正風:學會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後,學會應該處在多方面的監管和監督之下。首先是政府的監管。政府管放結合,確保職能轉接後社會服務不放空、持續監管不放鬆。引導和規範學會承接職能轉移,將是政府的重要職責。其次是輿論和社會的監督,更重要的是被服務者的認可。如果學會不能逐步擴大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不能成為可負責、可問責的現代科技團體,不能讓政府放心,讓行業和社會認可,讓科技工作者滿意,學會承接政府職能就不能真正實現。政府在這個過程中,一是引導學會逐步建立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的規範;二是和學會一起探索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的道路,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建立完善可負責、可問責的職能轉接機制;三是為學會能力的提升創造條件,促進新主體的健康成長;四是要為學會承接政府職能轉移並提供社會化的服務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