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近況:病例歸零尚需發力 科研成果顯著
- 發佈時間:2015-07-21 14: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由非洲聯盟(非盟)主辦的非洲抗擊埃博拉國際會議20日在赤道幾內亞首都馬拉博召開,與會者總結非洲抗擊埃博拉經驗,並準備就有效防控埃博拉和其他本土疫情提出戰略框架,商討非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設事宜。
一年多來,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抗擊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工作取得巨大進展,新發病例從去年8月的每週800例降到現在每週30例以下,相關科研也有顯著進展。但從總體來看,距離完全控制疫情尚有距離。
病例歸零尚需發力
聯合國埃博拉應急特派團負責人赫拉伕7月16日表示,聯合國方面已投入約8420萬美元幫助獅子山、幾內亞和賴比瑞亞三國應對埃博拉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5月9日宣佈,鋻於42天沒有出現新增病例,西非國家賴比瑞亞的埃博拉疫情結束。但該國衛生部門6月30日證實,一名賴比瑞亞年輕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後身亡,成為宣佈疫情結束後的首個新病例。此後新病例陸續出現,從6月底到7月12日,賴比瑞亞共出現6例埃博拉新病例。
幾內亞抗擊埃博拉協調委員會總負責人凱塔7月18日表示,該國埃博拉疫情近期出現反彈。7月1日以來,幾內亞新增埃博拉確診病例45例,死亡21例。本次反彈在幾內亞首都和各主要省份呈現擴散趨勢,衛生部門對此提高了警惕,準備採取更嚴格的措施控制密切接觸者。
據獅子山衛生部本月中旬發佈的數據,該國尚有50多名埃博拉確診患者在全國各治療中心接受救治。在7月6日至12日一週內,該國出現14例埃博拉確診病例,均來自首都弗裏敦所在的西部地區。這些病例都與已追蹤到的傳播鏈有明確流行病學關聯。總的來説,獅子山疫情近幾個月來趨於平緩。
中國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金小桃7月20日在非洲抗擊埃博拉國際會議上表示,西非埃博拉疫情暴發後,中國開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衛生援外行動。
據金小桃介紹,除向疫區及周邊13個國家提供4輪總價值超過1.2億美元的援助、派遣1200多名醫護人員之外,中國政府十分注重幫助疫區國家建設、提升公共衛生能力,其中包括有針對性地向獅子山運送移動生物安全實驗室,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實驗室並投入運作,向西非疫區及周邊國家派遣30余批公共衛生、臨床醫療和實驗室檢測專家組,深入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三國邊遠地區培訓當地醫護及公共衛生人員。
截至目前,中國援非抗疫隊伍累計檢測病毒標本約5000份,收治患者800多名,完成公共衛生培訓12471人次。中國政府已完成為西非有關國家培訓一萬名醫療護理和社區骨幹防控人員的目標。中國還支援非洲建立“非洲疾控中心”的設想以及非洲各國家層面的衛生應急能力建設。
世衛組織發言人亞沙雷維奇對新華社記者説:“西非埃博拉患者已大幅減少,中國的援助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中國政府的援助速度和中國在財力、醫療與後勤方面做出的強力承諾,世衛組織都表示感謝。”
相關科研成果顯著
在埃博拉疫情肆虐期間,病毒學、基因組學、流行病學和疫苗等方面的相關研究緊鑼密鼓,分別取得重要進展,這將有助於消滅本次疫情並防範其日後暴發。
今年4月英國皇家免費醫院證實,該院使用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研發的埃博拉抗體藥物MIL77,在英國成功治愈1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英國專家相信,中國有能力為世界提供經濟實惠的埃博拉藥物。此外,中國、英國的科研團隊分別完成了埃博拉病毒基因組測序工作,這將有助研製更高效的藥物和疫苗。
美國研究人員5月發佈報告説,他們發現埃博拉病毒必須與一種蛋白質相結合,才能感染宿主。這種代號為NPC1的蛋白質是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關鍵物質,以遏制這種蛋白質為目標的療法是針對宿主免疫能力入手的開創性研究方向。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科研人員6月報告説,實驗發現,儘管過去一年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病毒致死能力很強,但與40年前該病毒首次出現時相比,其致病能力並沒有提升。
英國牛津大學則在7月17日宣佈,由英法兩國研究人員及跨國制藥公司合作開展的EBOVAC2埃博拉疫苗研究項目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將在多個國家招募志願者開展人體試驗,以期評估疫苗的安全性及其激活人體免疫反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