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MBA首推“農商管理MBA項目”
- 發佈時間:2015-07-20 06:34:34 來源:今日早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際網路時代催生大量“新農人”
浙大MBA首推
“農商管理MBA項目”
□本報記者 褚睿雅
早報訊 褚橙、柳桃、潘蘋果、藍城農業……“網際網路+”的時代裏,最傳統的農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跨界從事農業,成為“新農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浙江大學管理學院MBA首推“農商管理MBA項目”。這也是全國第一個開闢“農商管理MBA項目”的高校。浙江大學的農經係全國排名第一,當它與全美排名第一的MBA相結合而産生的交叉學科“農商管理MBA項目”,讓很多“新農人”感嘆終於有地方取經了。
近日記者採訪了“農商管理MBA”項目的教授、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祖輝,請他分析令浙江“新農人”頭疼的問題,以及投資新農業需要注意的問題。
想做農業的企業很多
但普遍頭疼找不到懂行的人才
“網際網路+”時代,農業的發展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由過去的“人力+畜力+精耕細作+分散經營”,轉變為現在的“人力資本+機械化+現代科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的方式,農産品流通也由實體流通向實體流通與電商行銷相結合轉變。
黃祖輝是農業組織制度和政策研究專家。他告訴記者,正是因為這些巨變,這些年涌現了一大波的“新農人”:其中一部分是過去沒有從事過農業,現在跨界進入農業這塊領域的,比如柳傳志、潘石屹、宋衛平等人;另一部分則是創客,眼下很多創業者都把農業作為自己創業的項目。
“浙江大學有個創業社團,我有次給他們講課,他們中很多人都表示要做農業電商。”黃祖輝告訴記者,浙江的新農業目前是走在全國前列的,但形成規模化、機械化的不多,這主要是因為浙江“七三一水兩分田”的地貌特點決定的,不過,浙江的休閒農業、特色農業都做得不錯。“而且現在很多浙江企業家都開始走出去做農業了,比如有家叫日升的企業,他們去澳洲收購牧場做牛肉羊肉,還有一家做大米的企業去東北建設了基地,也有企業去東北、西北等地去投資牧場。”
雖然農業很熱門,但是不少企業在“涉農”過程中,卻發現有些吃力。黃祖輝與浙江很多“涉農”的企業都有接觸,他還應邀擔任了藍城農業的顧問。
“很多企業家都和我説過,這方面的人才太少。我去海亮集團(有投資農業),他們和我一談就談人才問題。宋衛平也多次和他的員工説,要他們學習。企業家們普遍一個感受就是懂政策、懂農業生産技術、懂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太少,這也是困擾大多數企業家涉農的首要難題。”
在此背景下,浙大管院MBA推出了“農商管理MBA項目”。據了解,“農商管理MBA”課程包括涉農商務導論、涉農産業法規與政策、農業金融與農産品風險控制、網際網路農業、農業項目投融資、農業生産組織與管理、農産品行銷與品牌建設、農産品供應鏈管理等。
做“新農人”很時髦
別忘了風險也不低
“新農人”是個時髦詞,那麼成為一個出色的“新農人”都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呢?黃祖輝表示,對農業生産技術要了解,這是最起碼的;對農産品、品牌行銷要了解;對農業政策、現行制度要了解;對農村文化、社區文化要了解。
在很多“新農人”看來,未來農業是很有想像空間的,現在土地可以流轉,可以把小塊土地進行整合,發展為種植大戶、合作社、農場。所以,很多人都表示,現在是做農業最好的時候。
對此,黃祖輝提醒“新農人”,熱中要有冷思考。“農業與另外的行業不同,除了市場風險之外,還有自然風險。比如前幾天的颱風,舟山一帶養魚、養蝦的養殖戶可能就虧本了。”
新農業回歸市場還是否賺錢的問題,黃祖輝提醒“新農人”在投資之前,應該做好規劃,思考如何進行科學化種植,思考市場營利點在哪,不能盲目進行投資。比如目前很熱門的“宅配”,你得弄清楚配送什麼。此外,農業具有很強的週期性、時令性,要把握好産品的週期性規律;如果與科研院所對接,要考慮到科技的效應能不能發揮出來?農業的投資期和回收期相對較慢,進入這個行業,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財力、時間。
現在,“新農人”創業更多的是從流通領域入手,通過一些新技術手段,例如電商模式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但黃祖輝仍然認為,目前物流是農産品電商的短板。
幹貨類農産品的物流和倉儲問題相對好解決,而生鮮農産品不僅對倉儲和物流要求極高,物品的週轉率、資金量等也都使電商面臨很大考驗。
發展家庭農場,別走偏了
“家庭農場”一詞,最早寫入我國文件,是在2008年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但當時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鼓勵和支援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家庭農場也是這幾年“新農人”説的比較多的模式,因為家庭農場能節省很大的成本。
但黃祖輝提醒,發展家庭農場,應防止其異化與扭曲,處理好家庭經營和雇工經營、家庭經營與合作經營的關係。
家庭農場,在歐美是以家庭為經營單位的,由家庭成員負責經營和管理農場,平時一般不雇工,農忙時可以雇幾個勞動力。而我國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不少家庭農場,雇傭的外來勞動力甚至超過了家庭勞動力人數,其本質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家庭農場,而是合夥式的農場。在他看來,如果政府著力扶持這樣的家庭農場,是否有利於農業家庭經營這一基本制度的堅持與完善,值得商榷。
黃祖輝發現,目前在發展家庭農場的過程中,有一個偏差需要糾正,那就是把家庭農場與農業合作社割裂開來。他説,家庭農場和農業合作社是互為依存的農業産業組織,是一對孿生兄弟。在西方發達國家,幾乎所有的農業家庭經營者(包括家庭農場主),都是合作社的成員。但在我國,目前不少家庭農場卻是一個經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註冊的法人,它們與合作社是並列的法人關係,分屬於兩個利益主體。既然如此,家庭農場一般不會加入合作社。這就搞亂了農業經營組織的關係,削弱了合作社的基礎。因此,若干農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寧可辭掉這一職務,改頭換面去辦所謂的家庭農場,爭取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扶持資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