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電商中心”輪廓初顯

  • 發佈時間:2015-07-20 06:33:28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傅靜之

  我省是國內電子商務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省份,根據浙江省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商務廳聯合發佈的《2014浙江省電子商務發展報告》顯示,去年在省委省政府“電商換市”和“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的戰略部署下,我省電商整體實力繼續領跑其他省市,“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的輪廓已初步顯現。

  多項數據位列第一

  “報告”顯示,2014年,我省實現電商交易額2萬多億元,同比增長25%,佔全國近1/6的比重;其中,居民網上消費3193億元,同比增長41%;全年新增7538家實體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新增天貓店1.4萬個(是2014年之前所有天貓店的總和)。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各類網店150多萬個,全國約有8成的網路零售在我省的電商平臺上完成。作為專業市場的大省,目前有超過382個專業市場紛紛“觸電”、“觸網”,其中余姚塑膠市場、紹興輕紡城、海寧皮革城、永康五金城、嘉興繭絲綢市場等均已開通網上交易平臺。以銀泰百貨為代表的知名百貨連鎖企業主動“觸電”開展網上交易,並依託實體店探索O2O經營模式;浙江人本等社區便利店為網路品牌提供售後等線下服務……我省持續成為全國電商交易平臺最集中、實力最強的地區。

  近來年,網路零售成為我省商貿流通轉型升級和開拓市場的重要驅動力。去年全省實現網路零售額5641.57億元,同比增長47.64%;其中,網路零售順差達到了1173.93億元,佔到了全省貿易順差的近半壁江山。全年跨境電商出口銷售額達63.5億美元,僅去年“雙11”當天,寧波保稅區、杭州出口加工區以及杭州下城跨境産業園的跨進進口交易額分別達1.1億元、7157萬元和1200萬元,跨境電商正逐步成為我省對外貿易的全新增長點。

  通過“中國電子商務創業示範城市”、“中國電子商務創業創新城市”以及“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等一系列示範創建的引導,去年全省建有(含在建)的電商産業基地近200家;其中,建成並投入運營的達158家,同比增長80%,數量佔到了全國的3成之多;且面積在1-5萬平方米的大型電商産業基地佔比超過一半,産業基地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電商業碎片化、分散化的老面孔,呈現出集約化、統籌化的趨勢。從集聚效應看,目前絕大部分産業基地基本涵蓋了電商企業、配套電商服務商和其他相關業態的企業,能夠形成良好的集聚發展氛圍。據統計,去年全年産業基地實現營業額6000多億元,入駐企業近1.6萬家,直接帶動就業約11萬餘人次。

  電子商務上山下鄉

  在阿裏研究院對全國近2000個縣(縣級市)的電商發展狀況進行全面分析後,發佈了《2014年中國電商百佳縣》榜單。其中,我省佔據41個席位,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據統計,我省縣域網店約佔全省網店總數的45%,縣域B2B網店佔比超過65%,縣域網購消費金額佔全省的40%。浙江的縣域電商模式多樣、特色鮮明,既有以義烏為代表的“貿易引領型”、永康為典型的“製造引領型”,也有像海寧那樣的“網商網購綜合領先型”以及以桐廬為樣本的“政府全面引導型”。

  去年,我省縣域網路零售額約1800多億元,其中村級的數量在560多億元,呈快速上升趨勢。在阿里巴巴發佈的“2014中國淘寶村”名單中,我省共有62個“淘寶村”、6個“淘寶鎮”入圍,分別佔到全國總量的29.4%和31.6%,均為全國第一。省商務廳還在全省力推電商進萬村工程,加快建設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和村級服務點,為農民網購和農産品網銷提供了雙向綠色通道。去年,我省已經建成了1個省級服務平臺——“浙江省電子商務進萬村平臺”、13個縣(市、區)域服務中心和4000多個村級電商服務網點,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網上代購等服務。

  “兩創”氛圍日益濃厚

  龐大的電商實力,使得電商業的“兩創”氛圍日益濃厚。去年以來,我省涌現了一大批網際網路金融相關企業,包括P2P網貸公司,以支付寶為代表的各類支付公司,以銅板街、挖財為代表的網路投融資平臺,以融都科技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主體,以及在國內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産生重要影響的“螞蟻金服”等小額貸款公司等。截至去年3月底,已累計為超過70萬家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需求,為金融創新做出了有益、有效的嘗試。

  為解決快遞到家“最後100米”的難題,我省積極開展以“E郵櫃”領銜的社區電商服務網路建設,將社區、樓宇、高校等投遞密度較高的區域作為重點,在杭州、溫州、金華3個城市開展試點。截至去年年底,已建設、運營“E郵櫃”1823個,累計轉投快件336.7萬件,贏得了絕大多數社區居民的好口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