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氣背包:人要自由飛翔還得過多少關?
- 發佈時間:2015-07-20 01:30:4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破砂鍋
近期,噴氣背包中國首飛刷屏社交網路。以噴氣背包為代表的個人飛行器發展到了哪個階段?普通消費者能夠買到嗎?請關注——噴氣背包:人要自由飛翔還得過多少關?
飛行員Nick Macomber微微躬下身子,屈起膝蓋,擺出“起飛”前的準備姿勢。全場倒數到“1”,隨著巨大的氣流聲,Nick騰空而起,迅速上升,在空中作了一次短暫的“盤旋”——21秒。
近期,你的朋友圈或許被“噴氣背包中國首飛”刷屏。在北京舉辦的“奇點·創新者峰會” 上,來自美國的Jet Pack International公司用它的GoFast噴氣背包獻上了這場飛行演出。
大家驀然發現,做半分鐘的鋼鐵俠,也沒那麼遙不可及。
它開啟叫作想像的空間
GoFast的這款噴氣背包,重約125磅(56千克),持續飛行時間大概在25秒左右。
所以,它離成為一款酷炫的交通工具,還有很長距離。
噴氣背包的工作原理不難理解:它通過向下方噴射氣流形成的反作用力將飛行員帶到天空。這一切和上世紀60年代美國軍方開始研製的噴氣背包的原理並無根本性不同:利用過氧化氫和催化劑反應後生成的氧氣,以噴射作為背包的推進動力。飛行員可以通過控制器按鈕控制噴氣推力的大小,調整飛行節奏。
邀請GoFast來中國完成這場表演的極客公園主編張鵬撰文稱,Troy在骨子裏就是一個典型的“創客”,他研製噴氣包來源於自己的經歷和夢想。雖然只能飛行20余秒,但張鵬覺得,這短暫的驚艷背後,人們看到的是一個“突破原有認知的事情”;它開啟叫作想像的空間。
實現個人自由飛行難度頗大
資深創客、社區創客實驗室創始人于峰説,談起噴氣背包,借用一句傳統的話,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市面上現身的噴氣背包,“在技術上並沒有大的突破”。要知道,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上,就有飛行員背著噴氣背包表演。
“現在無人機、個人飛行器的概念這麼火,也和這些産品越來越網際網路化有關係,它們很容易成為新的熱點。”于峰坦言,儘管類似噴氣背包這樣的個人飛行器可以“刷爆”朋友圈,但實現個人自由飛行難度依然頗大,其最大問題在於能源。傳統能源的能量密度不夠:飛得越久,就需要越多燃料;但燃料越多,背包就越重,這又需要更多燃料來推動……這是一個悖論。 “要是未來氫能、核能發展得更為成熟,或者人類乾脆找到一種全新能源,個人飛行器能更‘靠譜’。”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王吉東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個人飛行器的技術難度,在於如何保證飛行狀態下的可靠性。“個人飛行器的設計,必須保證人在各種身體姿態和使用狀況下的安全性,這個難度相當高。目前個人飛行器的發展不太成熟,必須要求駕駛員有豐富的經驗,而且要非常小心。”以GoFast噴氣背包為例,創始人Troy就對媒體表示,如果要駕馭這款背包,飛行員需要經過60至120次的練習,耗費大概兩年時間。
如果個人飛行器真的要躋身“交通工具”之列,王吉東認為,應該裝載智慧系統,該系統能夠在恰當時候“接管”飛行器,限制人的一些危險動作,保證飛行員人身安全。畢竟在天空飛翔,不比地面,系統的微小故障,都可能帶來致命後果。
應用前景尚不明朗
個人飛行器帶來了一波討論熱潮,但個人飛行器産業仍處在發展的早期階段。中研普華管理諮詢公司研究員李湖認為,這種“市場上前所未有的全新産品”,對於使用者來説學習培訓成本高昂,而安全性又難以有明確保障,在故障率方面的保障措施還遠未成熟,因而消費者接受起來,還有難度。
儘管如此,一款在商業化上走得更快的噴氣背包,已經準備全球開售了。它來自總部位於紐西蘭的馬丁飛行噴射包公司。國內某大型電商網站上,消費者已經能夠看到它的詳細資訊:馬丁飛行噴射包空重2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為320千克,使用汽車汽油和2衝程油作為燃料,飛行距離為30—50千米,飛行時間達30分鐘,升限是1000米。
它只接受預定報名,預計一年交貨,全款為160萬人民幣,和一輛最新款賓士GL500價格差不多。
但買了它,就能“愉快玩耍了”嗎?這個還是得看地點。王吉東表示,我國的空域管理比較嚴格,低空空域並沒有完全放開。李湖也指出,政策方面,國內低空空域還處在較為封閉的階段,相關機構在低空空域管理領域還未建立起科學的理論體系、法規標準體系、運作管理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雖然近幾年國家在通用航空領域逐漸向民間開放,但國內低空空域航空市場拓展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目前還沒有簡易方便的民用私人飛行器報備流程和管理規則,如何做到科學放開、有序管理,民航管理部門確實也在研究當中。”王吉東説。
在馬丁飛行噴射包的商品頁面下方的討論區,網友們已經按捺不住了:“限號嗎?”“沒執照能飛嗎?”“可以加個座嗎?”這些帶著玩笑意味的提問,在將來可能真的會成為有關個人飛行器的“嚴肅議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