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私人化行為增多引質疑 真實性成最大隱憂
- 發佈時間:2015-07-17 15: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資助一筆小額費用,實現他人一個夢想,你願意做他們的“天使”嗎?
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發達,眾籌行為逐漸産生。眾籌是指利用網際網路傳播特性,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通過向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援,進而獲得資金援助的一種行為。近年來“眾籌學費”、“眾籌旅行”等更加私人化的眾籌訴求也開始流行。
7月10日,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生吳俊東在網上發起眾籌項目“99塊跟我一起念哈佛!”消息僅僅發出15個小時,就有220人訂購。11日上映的小成本電影《少女哪吒》為了進入更多城市的黃金時段院線,發起城市眾籌。目前已在12個城市達到預期目標。正在淘寶網上火熱開展的艾德萊斯創意産品眾籌項目,以售賣新疆傳統手工藝品的方式,籌措資金建設當地的創意工場……
眾籌火了,同時也帶來了“這是”的疑問。《法制晚報》邀請專家學者,為您算算眾籌背後的經濟賬、良心賬和法律賬。
産生 募捐行為網路版 個人訴求成公眾議題
如果你有創意,甚至夢想,那麼,來網上眾籌吧。這裡或許會有不少人將為你提供資金支援。這樣的事情是不是聽起來很美妙?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在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表示,網路眾籌與投資領域的私募基金眾籌行為的區別在於,它具有受益人籌措資金規模較小、投資者不以獲得鉅額收益為目的的特性,所以它更像是一種募捐行為。過去,我們的募捐行為多以社會個體的現實生活圈作為基礎,而眾籌就是募捐網路化的版本。它可以借助網路平臺,將籌集資金的對象擴散到更廣泛的人際領域。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研究員、副教授朱巍向記者從法律層面進行了補充解讀:大多數眾籌是一種“施惠”行為,它類似于法律中的“贈與行為”,大多屬於單方面法律行為,不要求回報。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黨委書記、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文軍向本報記者表示,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再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傳統的熟人社會關係網被打破。溝通機會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讓不同地域、層次的人際交流互動變得越加頻繁。
此外,文軍補充道,隨著青年一代自我表達慾望的增強,他們更樂於將私人生活完成一種“大眾化”的展示。他們把個人的喜好和追求通過網路平臺表達出來,試圖將一己之觀點變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同時,也越來越習慣借助公共平臺來解決個人問題。於是,眾籌行為出現了“私人訴求”急劇增加的狀況。
收益
增加小本經營可能
變革社會生産方式
相對於傳統的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如果項目具有商業價值,甚至發起人的故事講得足夠動聽,都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獲得項目啟動的第一筆資金。這為更多小本經營或創作的人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使得融資的來源者不再局限于風投等機構,而可以來源於大眾。
從越來越私人化的眾籌行為來看,發起人通常收穫的除了錢財,還有思想的傳播和社會的認可。文軍表示,眾籌作為社會人在網路平臺表達自我訴求、闡述計劃和想法的過程,就是一種社交行為。人們不僅可以將想法拿出來討論、完善,使其更具可執行性,也同樣完成了自我展示,實現了社會認可。
蘇劍則以電影《少女哪吒》為例,解讀了眾籌對於社會經濟生産模式的影響:片方發起網路眾籌平臺,先鎖定觀眾,然後包下場地選擇觀影黃金時段進行放映的行為,實際上是對社會生産方式的一種變革。“先銷售後生産”的模式,能預先降低産能過剩造成的社會財富浪費,這也是網際網路+時代,生産方式朝著精準、節約、零庫存方向發展的一種現實體現。
困境
“乞討”遭遇道德審判
真實性成最大隱憂
眾籌學費、眾籌旅行,甚至眾籌購買數位産品,讓人們看到了眾籌的私人化發展方向。同時,網路眾籌蜂擁而起,為了創業、為了個人演出、為了公益項目,也出現了眾籌交罰單等“反面”案例。
眾籌雖不因同情心而起,但基於募捐概念的前身,人們往往把它與慈善行動畫了等號。而當滿足“私欲”的項目開始層出不窮,甚至“故事好聽”、“相貌出眾”都成了投資者選擇項目的主要因素,“變相乞討”、“透支社會良心”等道德審判便出現在公眾視野裏。
蘇劍對此表示,眾籌行為的雙方均屬於兩廂情願,大多數情況下並不存在欺詐情況,所謂的道德審判,理由並不充分。而文軍對記者説,個人眾籌行為功利性的急劇增強,將面臨公眾審美疲勞的挑戰。相似的故事聽多了,雷同的“戲碼”頻繁出現,公眾自然會有所取捨。
但幾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均表示,真實性構成眾籌發展的最大威脅。朱巍向記者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網路的匿名性是把雙刃劍,它讓普通人更容易參與眾籌,也讓真相更加隱匿。
發展 平臺網民共同遴選 自凈機制發揮效用
朱巍表示,目前眾籌確實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要求獲得資金回報的眾籌行為,由於合同不清,最終的成果出現産權和資金分配的不清晰;單純的施惠眾籌在某些情況下也出現了詐騙、非法集資,以及將籌集資金挪作他用的現象。
他提到,目前眾籌中涉及的違法犯罪行為,在現有法律中均已有對應的懲處措施,但法律僅是最低等級的道德。良性的眾籌不能以消費他人好意為目的,需要從道德上建立誠信機制與商業倫理。
文軍對記者説,面對日益多樣化的眾籌項目,它們必將接受日漸成熟的網路平臺與公眾的遴選。公眾的判斷力和選擇將可以伴隨時間的推移,完成自我提升。一些持續性不強、創新度不夠、甚至真實性存疑的項目,都難以逃出網民的火眼金睛。
蘇劍則表示,隨著網際網路搜索技術、大數據平臺的搭建,如今對於資訊真假的核實將更加便利。網路平臺硬體能力的提升,將實現風險的有效控制。由網民和平臺共同努力實現的網路空間自凈,將讓眾籌行為逐漸理性化、科學化。文/記者 熊穎琪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