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種什麼,還是該讓農民説了算

  • 發佈時間:2015-07-17 07:35:54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上旬,本報讀者熱線(025—84701119)和熱線信箱(84701119@xhby.net)分別接到沭陽縣張圩鄉徐碼村農民投訴:反映村幹部強行要農民種植草莓,阻止村民往水稻田打水灌溉,並引發糾紛。記者隨後前往沭陽調查採訪。

  張圩鄉在沭陽縣東南角,是全縣經濟最薄弱鄉鎮之一。而徐碼村又在全鄉最南邊,是全鄉4個經濟薄弱村之一。

  7月10日上午,記者在徐碼村西頭看到,麥收後的上百畝空置土地中,夾雜著七八塊約30畝稻田。記者問兩位埋頭插秧的婦女:“聽説這塊地要流轉種大棚草莓,你們怎麼還栽秧?”其中一個婦女答:“我們不懂種草莓,還是願意種糧食。”問姓名,她們不肯説。

  聞訊而來的村幹部告訴記者,她們是本村徐碼組徐姓人家的,3兄弟共有3畝半地處在規劃的草莓基地內。村裏要把他們家的地,調到200多米外的六塘河北。他們看過後,開始同意,後來又變卦了。

  相鄰的橫莊組64歲徐正凱對記者説,他家也有近6畝地在大棚區內,由於兩個兒子長年在外打工,自己身體又不太好,所以不打算自己種草莓。但同意把地交給村裏建大棚,條件是在本組就近調地。而村裏調給他的地在胡莊組,又靠在裏面,進出不方便,他不接受,便又在承包地上種起水稻。

  村幹部介紹,全村規劃建大棚草莓基地,涉及150多個農戶、367畝承包地。目前有15個農戶因調地不滿意,守在原來40多畝承包地上“按兵不動”,其中30多畝剛插秧種稻。記者看到,這片水稻地的東西兩頭,原先被村裏堵起的渠道,已被群眾扒開。

  村幹部説,按照市裏“一村一品”和“高效農業産值達到40%才能摘薄弱村帽子”的要求,在鄉里支援下,徐碼村決定上大棚草莓特色項目,並於3月30日與本縣茆圩鄉4個草莓種植大戶簽約,邀請他們來村幫助建設大棚草莓基地,並提供技術和産銷服務。

  規劃共建160個大棚,4個外來大戶負責建設其中80個大棚,另80個大棚由村民自願承包,鄉里還將協助農戶辦理農業專項低息貸款。原定6月30日就應該提供建大棚的流轉地,因少部分農戶為調地的事意見不一,整個種草莓計劃就耽擱下來了。

  村裏胡會計滿臉焦慮地説:“大部分大棚已訂好了承包種植協議,村裏還累計向農戶發放了20多萬元土地流轉金,這些錢都不是容易籌集到的。村裏還安排培育了100多畝草莓苗,打算以優惠價格賣給村民。”

  村幹部還詢問記者:“這些妨礙建草莓基地的農戶只是少數,村裏能否召開全村大會,以表決方式決定,制止他們在規劃地內種水稻?”

  記者查閱國家及省有關農村土地承包、流轉法規,裏面明確規定,對農戶承包地的經營權不得侵犯,流轉土地的原則是依法、自願和有償,不能假借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強迫農戶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而進行土地流轉。該村以每畝一年800元的價格向農戶流轉土地,價格還是比較公允的,但對農戶的承包地種植權無權強行變更。

  聽完記者的“政策轉述”,村幹部們直撓頭,這僵局該如何打破?記者又走訪村民尋找答案。

  “怪他們事先沒有徵求村民意見!”村民徐培亭對記者説,如果村委會在與外鄉鎮草莓種植大戶簽協議前,就公示大棚草莓基地方案,徵求大夥意見,把應對方案考慮得更週到些,就不會這樣被動了。他説,臨近收麥,他和大多數農戶才得到村裏通知,説要在這片地上搞大棚草莓基地,叫他們不要買稻種,而這時多數農戶已備好稻種,大家覺得很突然,沒有思想準備。

  還有村民反映,搞大棚草莓是有風險的,把360多畝大棚草莓都集中在橫莊組、徐碼組耕地上,一些村幹部有“私心”,因橫莊、徐碼這兩組都沒産生村幹部,像村支書、村主任和會計都是胡莊、韓碼組的,選擇種植地塊有“本位主義”嫌疑。“如果把草莓基地再向南邊挪一下,佔用胡莊一些耕地,連片種植,風險共擔,群眾不滿情緒就會少很多,調地的難度也就小了。”

  村民説,還有一個原因是,多年前村裏建集中居住區,已佔用了徐碼組很多耕地,這次再流轉徐碼組的地,有些農戶就一分承包地都沒有了。他們心存恐慌,既不願意再流轉土地,也不願意將地調到外組去。

  村民向記者提出,可在目前規劃種植草莓的基地內辟出一邊或一角,讓堅持要在本組內調地的農戶種植糧食,並適當補償遲種的損失,等今年秋收後,再設法為農戶調地。

  記者隨後向鄉領導轉達了村民的這個意見。但一些村幹部感到難以接受,認為這樣很不便於草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直到記者回寧前,他們仍在磋商中。

  7月14日,村民給記者來電説,經鄉村幹部反覆商量決定,已在規劃建大棚區域的西邊,劃出部分耕地,置換給農民種水稻或自主種植,並給予一定的青苗補償。“這就對了,不能因為他們好心,就‘逼’我們種田致富。”不過,村民對鄉村幹部尊重農民意願、聞過則改的作風,都感到滿意。他們還一再感謝本報的輿論監督。

  本報記者 陳道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