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GDP7%,讓中國經濟吃下“定心丸”

  • 發佈時間:2015-07-16 14:19:00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者:陳廣江

  備受關注的中國經濟“半年報”15日出爐。在內外承壓的背景下,上半年我國經濟穩住了7%的增速關口。主要經濟指標逐步回暖,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7%,這是一個令人倍感欣慰的數據,給全國上上下下吃了一顆“定心丸”,也徹底堵住了那些唱衰中國經濟者的嘴。“緩中趨穩、穩中向好”,這就是2015年我國經濟“中考”答卷,非常完美,超乎預期。我國經濟前景依舊一片光明,讓人信心十足。

  去年以來,我國經濟處於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關鍵階段,加之世界經濟復蘇也充滿這個挑戰和風險,在這種不利複雜嚴峻富人的背景下,我國經濟頂住了壓力,克服了困難,實現7%的增長,格外鼓舞人心。

  我國經濟的“中考”答卷充分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適時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政策措施,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可以斷言,下半年經濟增長延續上半年企穩向好的走勢,大局已定。進入新常態後,我國經濟依舊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動力和潛力,基本局面沒有改變,這無疑再次印證了我們的信心。

  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運作,主要指標增速正逐漸回暖,經濟結構繼續優化,經濟增長品質不斷提高,民生繼續改善,改革紅利在繼續釋放,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深入人心,農業形勢保持穩定發展態勢……細數上半年經濟增長的這些亮點,不難發現,我國經濟的發展更具內涵,更有含金量,更加綠色,更惠及民生。

  更重要的是,經歷了從“三期疊加”到經濟新常態的洗禮,全體國民都擁有了一份淡定、客觀、理性的心態,能從容不迫地面對各種壓力和挑戰,並主動出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改革創新在提速,一些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方興未艾。

  比如,官員、企業、民眾都充分認識到,高能耗高污染低産出低效益的老路再走不下去了,不唯GDP論英雄、改善環境和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數等,成了舉國共識。大多數改革就是這麼被逼出來的,改革創新激發出了經濟的巨大潛能,“網際網路+”、“一路一帶”、“中國製造2025”、“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景光明,信心堅定,但更要正視困難、直面問題,因為我們所面臨的形勢更複雜、任務更艱巨。改革進入深水區,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如何一個個啃掉,考驗著我們的決心、勇氣和智慧。2015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有了漂亮的“上半場”,更要一鼓作氣打好“下半場”。(陳廣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