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現兌付危機

  • 發佈時間:2015-07-16 10:31:41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江芬芬

  號稱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下稱昆明泛亞)正面臨巨大的麻煩。近期,眾多投資者反映,投資這家交易所旗下的金融産品“日金寶”,卻遭遇限制交易並且資金取不出來。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目前泛亞江蘇維權分群人數已經達到200多人,某投資者手上的500萬現金被“困”其中。

  維權集結

  老曹是江蘇鎮江人,去年7月份,他注意到不少代理機構在推一款名為“日金寶”的理財産品。根據宣傳,這款産品預計年化收益最高可達13%,也就是説存款10萬,預期年收益最高可達1萬-1.3萬元。每日萬分之3.56的收益,收益是餘額寶的3倍,銀行活期存款的40倍。另外,“日金寶”收益是每日日結,每日到賬,並且資金隨進隨出。

  他不禁動心。起初,老曹只是5萬的小投入,後來看操作比較方便、收益也是清清楚楚,就開始加大投入,最高資金達到30萬。去年年底,老曹算了筆賬,半年時間收益確實達到了6.5%左右。

  不過,從今年4月份開始,老曹隱隱覺得不對勁。“交易所的規則變個不停,開始限制出金了,也不在官網上公告,穩妥起見,我抽了10萬出來。”他對《金證券》記者稱。

  到了5、6月份,老曹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賬戶裏的20多萬資金根本取不出來了。他開始在網上尋求幫助,發現跟自己相同遭遇的不在少數。據悉,目前全國建立了幾十個泛亞維權群,老曹加入的江蘇維權群就達到200多人,其中群主500多萬資金套在其中。

  百億困局

  回過頭老曹發現,危機爆發之前已有苗頭。早在2014年11月,昆明泛亞就曾因存違規行為遭到雲南證監局的點名批評,稱“泛亞所風險巨大”。

  2015年1月4日,矽谷天堂發佈聲明,稱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由於昆明泛亞一直未通過相關政府機構的驗收事項,決定不再參與昆明泛亞的股權投資。

  此外,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上可見,昆明泛亞在今年7月1日已被昆明是工商行政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很多人都是因為昆明泛亞光鮮的宣傳,放鬆了警惕。”老曹稱。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昆明泛亞宣稱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也是中國客戶資産管理規模最大的現貨交易所。

  2010年,該交易所作為昆明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由政府批准設立,四年來,交易所累計交易量3200多億,客戶22萬,為實體經濟導入資本367億元。

  如今,這些數據卻成了不可承受之重。有網友在網上爆料,昆明泛亞資金鏈斷裂,牽涉全國20個省份、22萬投資者,總金額達400億元,引發投資者到府維權。

  昨日,《金證券》記者反覆撥打昆明泛亞電話,始終處於佔線狀態。老曹反映,“之前泛亞網頁上會有客服第一時間解答疑問,最近這些客服徹底消失了,只説要我們留言,這讓人更加恐慌。”

  昆明泛亞:全力以赴維護市場穩定

  昨日,昆明泛亞在官網上公告稱,2015年,受宏觀經濟因素和政策層面的多重影響,泛亞委託受託交易商近日出現了資金贖回困難,在委託受託業務合同期限內,部分受託資金出現了集中贖回情況。該交易所解釋,按照有關部門監管要求,交易所執行T+5交易制度,取消賣出申報業務,使客戶資産管理風險控制的長效機制被破壞。交易額大幅下降,有的品種交易量不及原來的十分之一。

  其次,按照雲南省清整辦的整改要求,泛亞於2015年1月正式取消了賣出申報的交易模式,400多億客戶資産變成100%可流動資産,流動性風險難以管理。今年4月以後,股市火爆,投資者跑步入場,觸發了踩踏。

  昆明泛亞表示,首先,交易所已經對客戶設定資金受託了結上限;第二,生産企業與投資者簽署50億的回購協議,定期回購客戶資産;第三,投資人資金轉讓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泛融網,通過100%貨物資産質押,在供應鏈直接融資市場實現結構化;第四,針對T+5實施以來導致交易盤面不活躍、市場功能失靈的現狀,交易所9月1日上線新的交易系統。 江芬芬

  看似完美,現實殘酷

  “曾經的馬雲,你愛理不理;今天的馬雲,你高攀不起。現在的泛亞,你將信將疑;未來的泛亞,你望塵莫及!”

  去年年底,有代理機構推銷“日金寶”時,曾將它與阿里巴巴旗下的“餘額寶”作比,認為“日金寶”10%-13%的年化收益完勝“餘額寶”。其實,“日金寶”確實算得上一款帶有網際網路金融屬性的“寶寶”産品。它的本質是投資者為稀有金屬交易提供供應鏈融資,投資者為委託方墊付貨款協助其買入貨物,並代持委託方作為委託資産的貨物。同時,委託方按日支付一定的利息給投資者。

  為了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如果委託方不按時還錢,交易所就會處置押金和貨物;如果抵押的貨物下跌,交易所會返還一部分錢給投資人,使得借出的錢重新和抵押物價值匹配。

  一切看起來很完美。但從泛亞的公告中不難看出,價格波動、流動性不足是這次兌付風險的導火線。據了解,近期有色金屬價格暴跌,電子盤期貨銦價格在半年內從550元下跌到了最低180元,下跌了72%,這樣的價格波動無疑讓交易所掉進深坑。此外,交易規則的變化嚴重抑制了市場發揮功能,只見錢出不見錢進,最終的結果是誰的錢都出不來。

  網際網路金融産品的橫空出世,既帶來金融創新的“紅利”,也具有與傳統金融模式不同的風險特徵,投資者還得慧眼識“險”。 江芬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