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共用發展成果撐起新生代民工未來

  • 發佈時間:2015-07-15 10:31:1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深圳市總工會主持的一項“深圳新生代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顯示,深圳新生代農民工大多數沒有務農經歷,一年也難得回一趟農村,渴望城市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農村回不去,城市又難以融入,不少外來務工群體都存在身份認同危機。

  農民工及新生代農民工是經濟發展及城鄉一體化的必然産物。其在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顯然不能淪落為被遺忘的一代。相比于新生代農民工,老一代農民工具有務農經驗,在經濟不景氣或無法務工時可以退守農村,拾回農業老本行。但對沒有務農經驗且不習慣於農村生活的新生代農民工,無法指望其重回農村,其未來和希望,關鍵在於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基礎上建立公平可靠的社會保障體系。

  對新生代農民工農村回不去,城市難融入的現狀,筆者也算有些了解。筆者一些熟識的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很多都是逢春節時才回家一次,待上四五天便匆匆返回城市。有積蓄者或家庭經濟基礎較好者多會在縣城購買商品房,即使待業也基本上不會從事與農業沾邊的工作,並且往往是父母在農村老家居住務農,新生代農民工在縣城居住生活,形成事實上的分離和脫離農村狀態。

  新生代民工之所以不願回農村,不僅在於多數人沒有務農常識和經驗,更在於其習慣了大城市的生活節湊與就業環境。譬如,大城市有很多娛樂場所和公共服務設施,交通便利,生活方便,這都是農村所不具備的。

  筆者認識的一些新生代農民工,很多並非對務農知識一竅不通,但返鄉後就是不願呆在農村,哪怕在城鎮租房居住,也不想再接觸農村,拿起農具從事農業。從這方面來説,與其説是新生代農民工因欠缺務農知識無法重回農村,不如説是其已經無法適應農村的生活而不願重返農村。

  撐起新生代農民工的未來,解決其後顧之憂,不能單純地著眼于其能否融入城市和是否可以返回農村,也不能簡單地向身份認同求解。而應著眼全局,顧及長遠,保持經濟社會有序發展及公平地分享發展成果。

  首先應確保各項産業的健康運轉,並實現低端産業的轉型升級,讓新生代農民工有業可就;其次,農業機械化及産業化需要大力發展也是不可忽視的因子。

  一則,集約式農業可避免無人種地的結果,二來,新生代農民工僅是不願接受傳統農業,其對類似流水線的農業種植方式未必排斥;第三,在醫療、教育、養老、住房方面,則需破除城鄉藩籬,向農民工和農民提供公平可行的社會保障,不能任其在大都市毫無保障地赤膊上陣,並要作為家庭支柱獨自承擔留守兒童、老人的教育、養老負擔。如果單一個體承擔著太多的壓力,甚至承載著整個家庭的生存、發展,其一旦處於失業狀態,帶來的社會穩定風險可想而知。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及平等地享受發展成果問題。有關部門必須統籌考慮,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通過産業、福利、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兜底保障制度,有效解決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鎮化建設中遇到的難題。保證其能夠搭上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有著可期望的未來,不至於淪為被疏離、遺忘的群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