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6月CPI同比上漲1.4% 豬肉價格上漲屬正常波動

  • 發佈時間:2015-07-15 07: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內豬肉價格連續4個月回升,是與之前生豬供應量的走低有關的,人們不必過於擔憂。我國生豬市場是充分競爭的市場,但生豬生産也面臨著市場、疫病雙重風險,供給彈性大於需求彈性,政府有必要進行適當扶持和調控,尤其應該在養殖戶迫切需要的基礎性公共服務方面有所作為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6月份CPI同比上漲1.4%。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7.0%,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上漲約0.20個百分點。

  據了解,食品約佔CPI的三分之一,佔比最大。在食品大類中,豬肉、糧食、鮮菜因為消費量大,權重較高,對CPI的影響也比較大。其中,豬肉一直是居民消費的第一大肉類,豬肉價格大體佔CPI權重約3%。正因如此,近幾年,提到CPI走勢,人們往往就會想到豬肉價格;豬價一漲,人們就擔心物價要漲。

  目前,國內豬肉價格已連續4個月回升,這是與之前生豬供應量的走低有關的。過去兩年,豬肉價格持續下降,生豬養殖場戶虧損擴大,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下跌至有記錄以來最低水準,由此導致當前豬肉價格反彈。價格回升後,生豬生産基本達到盈虧平衡點。豬肉價格適度上揚,對於提高存欄量和穩定未來價格走勢具有積極作用,人們不必過於擔憂。

  應當看到,我國約有5600萬養豬場戶,戶均出欄不到13頭,每戶多養或少養一頭豬,豬肉産量就會增加或減少約8%。而據測算,産量每增減1%,價格波動幅度就會達到6%至7%。在供求關係作用下,我國生豬市場呈現週期性的價格波動,這是正常的市場現象。也就是説,肉價上漲—母豬存欄大增—生豬供應大增—肉價下跌—養殖戶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再次上漲,如此不斷迴圈。

  我國生豬市場是充分競爭的市場,市場機制起基礎性決定作用。但生豬生産面臨市場、疫病雙重風險,供給彈性大於需求彈性。從國際經驗來看,對種植業和養殖業實行扶持政策,是市場經濟國家通行的做法。因此,我國政府有必要對生豬價格進行適當扶持和調控,這並不違反市場經濟規律,關鍵在於把握調控時機、手段以及策略。

  經過不斷探索和改進,我國已經出臺了《緩解生豬市場價格週期性波動調控預案》。有關部門將豬糧比(即豬肉價格:玉米價格)6:1作為生豬生産盈虧平衡點,明確調控目標是使豬糧比處於6:1至8.5:1。比值過高時,國家將適時投放政府凍肉儲備;比值過低時,則增加政府凍肉儲備規模,並採取財政貼息政策,鼓勵大型豬肉加工企業增加商業儲備。

  “肉貴傷民,肉賤傷農”。總體看,生豬價格調控的目標是既要保護生豬飼養者的積極性、促進生産,又要避免豬肉價格過快上漲、過多增加消費者支出,防止大起大落。對於豬肉價格的正常漲跌,政府部門不必過於敏感,而應在養殖戶迫切需要的基礎性公共服務方面有所作為。比如,應加強生豬疫病防控、養殖場地支援、市場資訊監測等,這將比簡單補貼或收儲來得更加有效。(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農 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