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伊慶祝核談成功 中東諸豪強磨刀霍霍冷眼旁觀

  • 發佈時間:2015-07-15 07:00: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 “所有辛勞都獲得了回報,我們簽署了一項協議,真主保祐伊朗人民,”一名伊朗外交官的説法代表了當天這個國家的心情。

  伊朗國家電視臺從14日早上就開始直播伊核談判過程,滾動播出前方最新進展。協議最終達成後,該電視臺更是對協議簽署過程和奧巴馬的講話完全同步轉播,一字沒落,並用平行視窗播放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講話,創造伊朗電視直播的歷史。伊朗總統魯哈尼在電視上發表講話,讚揚伊核協議,並稱伊朗與世界的關係揭開了新的篇章。

  截至《環球時報》記者發稿時,由於齋月期間,穆斯林從日初到日落都不能吃喝,伊朗民眾的自發遊行慶祝活動仍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之中。不過,在伊朗社交網路上,“和平取得了勝利”等象徵伊核談判成功的口號成為熱門標簽和搜索引擎的高頻詞。伊朗民眾紛紛通過短信跟家人朋友分享談判取得成功的喜悅。同日,伊朗股市也延續3日來的上升勢頭,高開後大漲6%。

  伊朗平面媒體在核談判問題上明顯分成兩大陣營。以《東方報》為代表的改革派媒體多日連發社論,力挺政府就核問題與西方達成協定,報道洋溢著積極樂觀情緒。儘管昨日伊核談判仍未有結果,但《東方報》邀請多名專家,用一個整版探討伊核協議達成後,西方解除制裁對該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和社會改革的推動。協議達成後,多家改革派報紙以“新的一天”為主題,發表社論,給伊核協議點讚。

  對伊核談判持保留態度、以《宇宙報》為代表的伊朗保守派媒體刊發多篇有警告意味的社論和專家評論,呼籲民眾警惕西方以核協議為誘餌,換取伊朗社會的進一步開放,方便其對伊朗進行全面滲透。《宇宙報》今日的標題是“伊朗與霸權間的鬥爭結束了嗎”。

  美國也沒掩飾其興奮之情。奧巴馬在莫蓋裏尼和扎裏夫宣佈達成協定後立即發表講話。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奧巴馬在講話中説,“這個協議顯示美國外交能夠帶來真正和有意義的變化。”他呼籲美國國會通過有關協議,否則中東爆發戰事的機會將大增。他還説,他將否決美國國會通過的任何阻止伊核協議的立法。

  《華爾街日報》説,奧巴馬力圖通過外交來避免新一場成本高昂且風險巨大的中東戰爭。他最近表示,即使美國對伊朗核設施採取軍事行動,結果只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遲伊朗核計劃,而做不到完全扼殺。

  《紐約時報》稱,對於奧巴馬而言,與伊朗的協議化解了該國的核威脅,即便只是十年左右的時間,他和他的繼任者們有足夠時間和空間來重組美國的這個“最深切敵對關係”。

  美國國內的議論是複雜的。因為週二宣佈的協議沒有完全消除伊朗成為核大國的可能,只是推遲了時間而已。很多批評者,其中包括亨利·基辛格都表示,這是一個致命的缺陷,而且這並沒有改變伊朗三十幾年以來對西方的敵對態度。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説,這是一個好的開端。過去這兩國官員從不對話,此次在長達20個月的時間裏,雙方不得不面對面地談判,他們也了解到對方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談判機制從2006年確立,至今已經過10年的時間,一直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2011年,由於國際原子能機構披露了一份關於伊朗可能秘密發展核武器的報告,使得西方國家對伊朗進行了空前嚴厲的制裁,導致伊朗的經濟面臨空前的困難。伊朗與西方的關係在2012年進入最緊張時期,一度劍拔弩張,伊朗甚至威脅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並大幅推進其核計劃。當時曾有報道稱,伊朗最快能在2到3個月內造出核彈,美國或以色列可能轟炸伊朗核設施。

  俄羅斯《觀點報》14日發表題為“世界深深地松了口氣”的文章稱,這一協議簽署意味著世界大國成功避免了一場大型戰爭的發生。普京認為,在經過多年的談判之後,國際社會終於可以“長長地舒出一口氣”。

  不過,也有國家感到緊張。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中東大部分國家都把更強大的伊朗視作令人恐懼的事。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以及那些認為新協議威脅到自己的國家,都對美國領導的這一舉動並不感興趣。視伊朗為死敵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已表示該協議是“對全世界的歷史性錯誤”。海灣國家覺得美國本可以達成一個更加強硬的協議。一名以色列部長甚至表示,“這項協議對整個自由世界都很危險。給世界上最大的恐怖主義支援者發送發展核武器的通行證,猶如給縱火犯火柴。”

  【環球時報駐奧地利、伊朗、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馮雲 晉燕 孫微 青木 柳直 候濤 曲翔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