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夏會是“涼夏”嗎

  • 發佈時間:2015-07-14 06:34:20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祝梅

  這幾天,天氣舞臺的日程表排得滿滿噹噹,剛剛送走颱風“燦鴻”,昨天就迎來全省出梅,今天又立馬“入伏”。一茬又一茬,讓浙江人民跟著經歷了雨日到晴天的驟轉,前段時日的低溫清涼更是遭到了炎炎烈日迅速反攻。

  出梅前就遇到颱風,給今年的梅雨季帶來哪些不同?前段時間浙江各地屢屢刷新的平均氣溫最低記錄,能否為今年再度出現“涼夏”定下主基調?本週各地將出現33℃到36℃的最高氣溫,是否意味著“烤”驗就此展開,長達40天的三伏天與高溫出現有沒有必然的關聯?就這些疑問,記者請教了氣象部門的專家們。

  梅雨季降水異常偏多

  隨著颱風“燦鴻”的離開,7月12日,省氣象臺宣佈我省出梅。自6月7日以來,今年的梅雨期持續了35天,比常年平均的30天多出了5天,梅雨量則達到472毫米,比常年平均梅雨量——301毫米偏多57%,這兩個數據在我省的氣象記錄中,算是什麼水準?

  “偏長5天的時段長度依舊是接近常年平均水準。”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毛燕軍説,氣象資料顯示,我省記錄最長的梅雨季出現在1954年,長達57天,而在2010年,我省的梅雨天從6月17日持續到7月30日,也有44天。比今年要漫長的梅雨季還有許多次。

  相比之下,今年梅雨季的降水量則屬於異常偏多。“472毫米的梅雨量,是自2000年以來最高的。”毛燕軍説,近十五年來,梅雨量的上一任“冠軍”是2011年,達到420.03毫米,今年“梅姑娘”勝出的這50毫米左右的降水量,與颱風“燦鴻”脫不了干系。

  據省氣象臺監測,10日8時至12日8時,全省面雨量68毫米,其中寧波市的面雨量達到187毫米,為全省最多。往年來説,影響浙江的超強颱風或強颱風基本要到8月才會登場,颱風“燦鴻”在7月冷不丁地“突襲”,其帶來的降水也被歸入了梅雨期。

  “颱風帶來的降雨被歸進梅雨量統計,這種情況在我省的氣象歷史上還是比較少見。”毛燕軍説,通常我省要等到梅雨季結束、經歷一段晴好天氣後,才會迎來第一個颱風,今年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近期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偏南、位置偏東,梅雨帶由江淮返回江南,颱風的提早上場也加劇了雨水增量的狀況。同時,厄爾尼諾現象也對副高的強度産生了影響。

  全省性高溫要到下旬

  今天“頭伏”日,全省的氣溫可是一點不含糊。早上9時,我省大部氣溫已逼近30℃,局部地區已經迫不及待越過了30℃大關,截至16時,除浙北和沿海地區外,大部地區的最高氣溫都超過35℃,其中青田達到36.8℃,雲和36.6℃,文成36.3℃。杭城的最高氣溫則定格在34.6℃。

  事實上,從昨天開始,隨著颱風“燦鴻”的遠離,除午後局部陣雨或雷雨外,晴好天氣已經迅速歸位,只不過,昨天佔據高溫線的僅有麗水一地,達到35℃。今天高溫蔓延開來的陣仗,是否可以看作是今年“烤”驗的正式開始?

  “目前的高溫天氣還是以區域性高溫為主。”毛燕軍説,由於近期副熱帶高壓的弱勢,這會兒它的大本營依舊處於洋面上,主體位置也較常年偏東,因此,目前它對我省的影響範圍也集中在偏南的區域,再加上“燦鴻”的影響方向和梅雨帶的飄移方向都是自南而北,溫州、麗水等東南沿海一帶率先迎接高溫,浙北、浙西的高溫則會遲些到來。同時他也強調,夏天出現35℃的氣溫屬於正常情況,不出現這樣的氣溫才是不正常。

  根據目前的高溫統計,浙中南區域出現連片高溫的情況較多,浙北地區的高溫則是零星的狀態,在副熱帶高壓西伸、控制我省之前,這種區域性高溫的分佈形勢還會持續。那麼,全省性的高溫最早會在什麼時候出現?省氣象臺副臺長樓茂園説,起碼要等到19日前後。

  副熱帶高壓為何要捱到19日後才會出現執掌全省大部的態勢?樓茂園解釋説,這其中有颱風“浪卡”的影響。目前,“浪卡”的移動路徑對副熱帶高壓的西伸控制産生了一定制約,等“浪卡”的影響結束,副高可能就會帶來全省性的高溫了。本週,我省以晴熱天氣為主,18日前後有較明顯的雷陣雨天氣過程。

  三伏天不等於高溫天

  今天起,長達40天的三伏天拉開序幕。一直以來,三伏天都給人留下了“全年最熱”的印象,然而,這多出的10天,真的能預示今年夏天比往年更熱、或者熱的時間更長嗎?

  “三伏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並不是氣象學上的概念,因此,三伏天和高溫天之間,並不能劃等號。”毛燕軍説,“三伏”是根據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三伏”規定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30天和40天的區別出現在“中伏”,如果夏至和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中伏”為10天,但若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而一段具體時間的氣溫高低,要考慮風、雨、雷電等多種因素,隨著大氣環流的變化,天氣狀況也是變化的。

  不過,受厄爾尼諾因素影響,今夏出現極端天氣的概率會加大。毛燕軍説,自6月7日入梅以來到7月12日,我省平均氣溫為24.8℃,比常年同期偏低1℃,其中又以德清偏低最為明顯——偏低2.3℃,這主要是受到7月上旬階段性異常低溫的影響。

  “今年7月1日到7月12日,全省平均氣溫為23.2℃,比常年同期偏低了4.4℃,有35個站的平均溫度破歷史同期最低記錄,”毛燕軍説,實際上今年6月7日到30日全省平均氣溫還比常年同期偏高0.7℃。副熱帶高壓在7月上旬的異常也使得降水日數偏多,拉低了氣溫的水準,以杭州為例,7月以來,杭城僅7月2日、3日沒有出現降水,反之,1日、6日、11日均出現了大於50毫米的降水。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今年夏天會再出現“涼夏”?毛燕軍説,這主要看6、7、8三個月的平均氣溫狀況,如果三個月的平均值比常年同期數值偏低0.5℃以上,才能定義為涼夏。 “去年,我省出現涼夏主要是因為8月的氣溫偏低較多,”毛燕軍解釋,2014年8月,我省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了1.1℃。眼下,今年的夏天才剛剛過去不到一半,未來一個半月的氣溫變化還會對涼夏會否誕生産生一些不確定性影響。

  (本報杭州7月13日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