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股市,外媒這樣看

  • 發佈時間:2015-07-10 06:33:4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瞭望驛站

  文·王立夫

  最近三周,“救市”成了國內金融市場的主基調。繼上月中旬創出七年高位5166點後,上證綜合指數不斷下跌。截至週五收盤,該指數已累計下跌28.6%,至3687點。

  對於中國股市的“保衛戰”,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國外媒體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以下是幾家外媒分析文章的要點摘錄:

  “通過打擊做空,中國延續了在西方國家也長期存在的不光彩傳統:在市場出現問題時指責賣空者。實際上,中國股市只是在保證金融資的推動下突然出現了泡沫,股價正在回歸正常。儘管做空者可以逆勢做空來捅破泡沫,但他們的活動通常受到一些限制,而且必須在很多時候承受無法盈利的痛苦……打擊做空意味著市場空單會減少,未來出現泡沫的可能性會增大……泡沫最終會破滅,如果有融資杠桿的參與,它們會帶來嚴重的經濟衝擊。”

  ——“市場上漲時難道不會被操縱嗎?”,7月3日,《經濟學人》

  “中國股市的大幅上漲得益於杠桿融資和市場人氣的火爆,對企業改革的模糊預期與保證金融資的爆炸式增長促使上千萬的散戶入市……降息和監管層安撫市場的言論幾乎沒有立即産生效果,需要降低融資杠桿的投資者導致跌勢加劇……讓公共資金入市可能會起到效果。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讓政府養老投資基金購買更多股票資産的做法就成功支撐了股市。但長期而言,中國股市回報率的上升取決於企業效率和盈利的提高。”

  ——“中國股市需要的不僅是語言”,6月30日,路透社

  “將中國股市斥為一個老式的投機泡沫當然很容易。但是,中國政府直接參與提振股市但未能成功拉抬指數,這可能令投資者對中國是否有能力掌控更加重要的市場懷有疑慮……中國政府雖然號稱在經濟事務上無所不能,但這種説法實際上並非牢不可破。”

  ——“應該從中國股市大跌中學到怎樣的教訓”,7月3日,《華爾街日報》

  “對於投資者來説,中國股市下跌是危機還是機遇,取決於他們對政府和央行的信心。一方面,投資者可以從股市整體較低的估值和中國領導層支援金融系統的決心中獲得安慰。但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過去一年的漲幅是由保證金融資和寬鬆政策推動的,會導致後入市的投資者蒙受損失。”

  ——“中國熊市:投資者的危機還是機遇?”,6月30日,《福布斯》

  “中國的經濟基本面,以及目前根深蒂固的泡沫心理,都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最好置身事外的證據……上證綜指的走勢與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最嚴重時納斯達克見頂之後的走勢如出一轍……如果説這不是一個即將破裂的泡沫,看起來也絕對像……但是當前A股泡沫和上一輪泡沫有一個重大的不同。這一輪泡沫關係更重大……現在,股市正在對外開放,經濟正在放緩,股市上漲是避免惡劣硬著陸的一項重要武器。”

  ——“為何需對A股避而遠之?”,7月3日,英國《金融時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