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應對配資亂象應當啟動常態化監管

  • 發佈時間:2015-07-10 02:32:2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談股論市

  我們應當認識到,對場外配資亂象的頻出,不能因政策預期而對其進行選擇性監管,這很容易導致風險極難防範、且呈倍增式的負反饋效應。

  7月9日,持續下跌的A股終於迎來久違的翻紅。市場意見普遍認為,A股底部已經初步鑄就。但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於引發本輪A股危機的導火索“場外配資”,我們不僅不能“事過則忘”,相反,還應對其亂象形成的制度性因素,儘快進行深度反思。

  確實,誠如昨日媒體報道所言,場外配資業務不僅是本輪市場牛熊轉換的加速器,而且也是這一過程的“掘利者”。配資公司利用A股投資者的“賭性”,在風險相對可以自控的情況下,可以獲得高達63%的實際回報率,而包括配資軟體、信託、銀行等涉及配資鏈條上的機構,亦均可獲得相對不菲的回報。

  其實,如果理解市場驅利的本質,我們就沒有必要用“道德大棒”敲打配資機構、以及相關利益主體。存在並非總是合理,灰色的存在大多總與有暴利可圖和監管缺失有關。亦因為此,在去年年中牛市啟動後,與券商融資火熱相呼應,大批社會資本蜂涌進入場外配資市場,以滿足不具備場內融資條件的投資者需求。

  其實回顧中國金融史,我國當下發生的場外配資亂象與前幾年的擔保亂象,就其利差收益模式和杠桿模式均極其相似——資金來源大體都來自銀行、均收取客戶保證金,最終的目的亦均是賺取利差。兩者稍有不同的是,擔保公司是合規的、一度受到政策支援的,而配資公司是灰色的、但一度也受到政策默許,擔保公司對債務主體的風險不能做到自控,而配資公司卻可以相對自控,擔保公司主要針對小微企業借貸進行擔保,而配資公司則是專為股民炒股配資。

  五年前擔保公司之所以快速崛起,其根本原因是其時政策對其過於寬鬆(主要是降低行業門檻和擔保比例),而自去年年中以來場外配資的興起,某種程度上,或許因其可以滿足其時牛市預期的需求,相關部門對其一直處於默許的狀態。

  然而,兩者之間的結局也十分相似,對此前擔保公司的“寬放不嚴管”,直接導致了三年前擔保行業的破産潮不斷,而去年年中發起的本輪場外配資熱潮,亦因監管部門對其風險的相對忽視,繼而在強力去杠桿之下,直接導致了本輪史無前例的股市持續暴跌,並因此一度對我國系統金融風險造成衝擊。

  至此,我們應當認識到,對場外配資亂象的頻出,不能因政策預期而對其進行選擇性監管,這很容易導致風險極難防範、且呈倍增式的負反饋效應。

  之於當下而言,場外配資亟需啟動常態化監管。首先,我們應對其進行法律定性,不能永遠將其游離于灰色地帶,其實際存在究竟是合法、還是非法,對其性質進行界定的細則有哪些;其次,我們還應儘管明確監管主體,場外配資牽涉到證券市場和銀行業,那麼,對其進行監管究竟是以證監會為主體,還是以銀監會為主體,這一點需要儘快明確;另外,對於商業銀行借道信託機構向配資公司放貸的行為,究竟是合規、還是非合規,對此也應厘清。

  □楊國英(經觀智庫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