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生代文創産業園“長”成啥樣?

  • 發佈時間:2015-07-08 14:2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新生代文創産業園“長”成啥樣?

  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席捲而來,文化創意産業更以其“輕資産、重創意”的靈活特性,吸引著眾多創業者目光,文化創意産業園在經歷了坐收房租、增值服務和配套孵化等階段之後,踏上“4.0時代”的節拍。網際網路和移動互聯網加速創新迭代,新生代的文化創意産業園會“長”成什麼樣?

  養商業也要養生態

  企業願不願意到園區裏扎堆,關鍵要看能否解決核心問題,讓園區服務緊隨市場需求

  走在北京“新華1949”園區的路上,會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受:怡人的青磚散步道,落地的展示玻璃窗,寬敞的大空間搭配立面裸露的磚和金屬元素,高低錯落中顯出藝術“格調”。即便在炎炎夏日,這裡一房一樹、一草一木冒出的綠色,也會給人帶來一絲寧靜和愉悅。不過,在園區整體環境的綠化生態之外,該園區構建起的産業鏈“生態”,才是吸引文化創意類企業前來入駐的法寶。

  “如果産業園區只充當‘房東’或者‘二房東’的角色,獲得的經濟附加值肯定不高,對客戶群體的黏度也不夠,長此以往很難持續。那些離城裏稍遠的園區,目前只能依靠優惠的房租價格,這已無法吸引企業入駐。”博文興華(北京)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瑞認為,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已經伴隨文化産業發展日漸成熟起來,擺脫了1.0時代收房租的傳統方式。他們當下做的,是讓服務緊隨市場需求。

  “企業願不願意到園區裏扎堆,關鍵要看你能否解決它的核心問題。幾年前文創企業缺少空間,當下它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可能是投融資,也可能是後期行銷傳播,或是解決資源對接的問題。”劉永瑞説。

  以“新華1949”園區為例,其定位在發展中日漸明晰,就是做文化金融創新中心。它引入的企業傾向集中于兩類,一是文化金融機構,另一類是社群。劉永瑞告訴記者,“新華1949”園區會在有入駐意向的企業中挑選,金錢已不是其衡量標準,那些符合園區業態、對園區有戰略提升作用的企業,才是真正的目標客戶,“我們通過做增值服務,在未來獲得更高回報。”

  做服務還需做品牌

  國內的文化創意産業園風格上能複製,但無法複製其自身運營能力

  不久前,上海宣佈首批“上海市文化創意産業示範園區”名單,8號橋、800秀創意産業集聚區、M50藝術産業園、創智天地等10家園區在列。這些園區各有特色,運營模式也有所不同。

  就像提到北京的“798”就會聯想到藝術,提到北京的“751”就會聯想到設計創意,文化創意産業園的數量越來越多時,其中一些園區的運營方開始注重它自身的運營服務和品牌價值。

  “目前,國內的文化創意産業園風格上可以複製,但無法複製其自身的運營能力。”廣東東莞永正文化集團董事長劉森則説。其公司打造的東莞33小鎮屬於複合型、多業態組合的文化創意産業園。

  在黑龍江(大慶)文化創意産業園,記者看到,園區按照“一區八園”的産業佈局,重點發展文化創意、資訊服務、設計服務等産業,在原有的文化創意産業園主體區、黑魚湖國際藝術村、新華08國際石油資訊中心的基礎上,又相繼建設了大慶國際動漫城、大慶聯想科技城等重點項目,其中文化創意産業園作為園區的核心區,配建了歌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功能設施。“截止到2013年底,園區實現銷售收入突破80億元,正在努力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園區相關負責人説。

  “對文化産業園的品牌管理及品牌管理價值評估,可以測出園區的個性定位、管理架構、商業模式是否符合其品牌價值的表達,可以一目了然地認知其品牌管理狀況和存在價值。”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劉瑛認為,有一些文化創意産業園是沒有價值追求的,是以經濟利益為導向建設的房地産項目。同時,還有一些地方的文化價值沒有被開發出來。“這兩種情況同時出現,希望和風險並存而行,這時就更需要有專業的操作團隊介入,為文創産業園正本清源。”劉永瑞説。

  助創新更要助創業

  將創意具體化是實實在在的過程,除了有點子和心態,還要有能力和團隊

  對於創業、創新、創造來説,高校是一片“沃土”。這裡是“發生器”,聚集、培養和吸引著各類人才。作為一個開放社區,高校提供著多元文化,其創意園也成為各類創意匯集的中心。

  當下,依託高校建設的創業創新園區,借助高校的學術、科研和校友會等資源,將其迅速轉化為創意産品,正在成為園區建設運營的一種途徑。以高校雲集的上海為例,依託上海重點院校開發的創意産業集聚區已佔據所有創意産業集聚區的36%。

  竹架、竹臺、沙發、電腦、工藝品、綠植……一拓創意設計公司的辦公環境讓人感到愜意。這家以文化創意主導的公司2009年入駐黃河科技學院,至今已經做了“洛陽牡丹花會”動漫形象設計等項目。目前,公司和學校的藝術學院對接合作,招收實習生進入公司實習,進行産品設計開發。今年上半年就招收了實習生30多人次。

  “公司整體面積將近100平方米,這是由校方免費提供使用的,每月每平方米的物業費只要5元。”公司創意總監張熙瑞告訴記者,“這項優惠為公司節約了大量成本投入。”

  “文創産業看似簡單,將創意具體化卻是實實在在的過程。文創創業除了有點子和心態之外,還要有能力和團隊。因此,學生只接觸課本是不夠的。只有動手做了,或是參與了項目,了解了流程步驟,明白具體困難如何去解決,才能具備更多的‘實戰經驗’。”他下一步想做的,就是在園區內申請開一個咖啡廳,將做文創行業的人聚集起來,互動分享經驗,引入更多實操技巧和服務,讓同學們在加入項目團隊參與創業創新的過程中更有收穫。

  聚合、原創、平臺、孵化……文創産業園正經歷著自身發展的一次升級。在其規模化和品牌化背後,文化創意産業將更富活力。(經濟日報記者 金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