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六成多希臘人民不滿"緊縮藥方" 希臘和歐盟需理性妥協

  • 發佈時間:2015-07-08 10:10: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先是陷入“技術性違約”——未能按時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到期債務,繼而又以全民公投的形式否決了國際債權人提出的“緊縮藥方”,希臘債務危機的解決前景堪憂。

  希臘公投的結果,無疑讓世人震驚。歐盟特別是德法等國對此普遍抱以批評態度,德國副總理加布裏爾表示,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已經拆掉了歐洲和希臘能夠達成妥協的最後一座橋,在希臘用“不”的公投結果拒絕了歐元區的遊戲規則之後,很難想像再開展一場價值數十億歐元的援助談判。作為希臘的主要國際債權人,德法等國的失望態度不難想像,因為這不僅意味著希臘對他們開出的藥方不買賬,同時也意味著“希臘退出歐元區”不再是幻想中的場景。但是,希臘在國際社會中也不缺乏支援聲音。13年前發生過金融危機的阿根廷就頗為“感同身受”,總統克裏斯蒂娜“以阿根廷政府和人民的名義對勇敢的希臘人民表示支援”,並且勸誡歐洲領導人“應當理解票箱所傳遞的資訊”。

  票箱傳遞出什麼資訊?很明顯,有六成多的希臘人民對“緊縮藥方”不滿意。當然,有媒體將這一結果簡單歸因于希臘執政的左翼聯盟,認為這是民粹主義做法,甚至上升為左翼政黨的通病。實則不然。正是因為此前已實施多年的緊縮政策並沒有解決希臘債務危機,這才推動左翼聯盟以“反緊縮”的競選口號上臺執政。事實上,緊縮政策也確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實施5年來,希臘經濟生産減少25%,政府裁員25%,年輕人失業率超過六成,退休金也大幅縮減。這應該是多數希臘人投票反對的真正原因。因此,兩位著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和史蒂格利茲認為,正是緊縮政策搞得希臘經濟蕭條、稅收大減、無力還債,同時提醒歐盟“現在還要求希臘在2018年前創造預算盈餘達國民生産總值的3.5%,必然搞垮希臘經濟”。

  希臘用公投結果表明瞭自己的態度,這是歐盟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接下來,雙方會不會“一拍兩散”?儘管克魯格曼鼓吹“希臘惟有退出歐元區、讓本國貨幣貶值,才得以讓經濟起死回生”,儘管歐洲央行可以通過切斷對希臘的緊急流動性支援,迫使希臘退出歐元區,但希臘和歐盟暫時都不願意這麼幹。否決歐盟提出的緊縮方案,並不意味著希臘打算退出歐元區,更多是向這些國際債權人闡明立場,進而希望在新的談判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讓步。正如齊普拉斯所言,“公投結果並不代表和歐洲的分裂,而是對雙方達成切實可行協議的支援”。對於歐盟來説,希臘退出歐元區同樣不是最佳方案,因為那將傷害歐洲一體化和歐洲的聲譽,降低歐洲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所以,法德兩國領導人表示國際債權人與希臘討論債務問題的大門仍是敞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聲明説隨時準備向希臘伸出援手。目前來看,解決希臘債務危機最終的出路,還有賴希臘和歐盟雙方重新回到談判桌前。

  在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中,挫折和停頓不時出現,質疑聲音從未中斷。但正是憑藉“理性妥協”這一精神根基,每一次危機最後都能化險為夷。比如,歐盟成立的基礎性文件《馬斯特裏赫條約》在1992年遭丹麥全民公投否決;《歐洲憲法條約》在2005年遭法國和荷蘭全民公投否決;歐洲“新憲法”《裏斯本條約》在2008年遭愛爾蘭公投否決……這些當時看似重大的危機,都不曾從根本上阻礙歐洲一體化。因此,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希臘公投不是“脫歐”的開始,雙方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理性妥協”。據媒體最新報道,齊普拉斯預期將在歐元區緊急峰會上提交新方案,但願這是“理性妥協”的開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