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九龍倉退出綠城中國董事會

  • 發佈時間:2015-07-08 05:36:34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交進,九龍倉退。綠城中國7月6日晚間公告稱,九龍倉代表周安橋和徐耀祥各自辭任綠城非執行董事職務,並不再在董事會擔任任何職務,2015年7月1日起生效。這意味著,九龍倉退出了綠城中國董事會。而在董事會已經有4個席位的中交,極有可能繼續派代表進入董事會,加大對綠城的掌控權。

  “宋衛平、宋衛平、宋衛平”

  九龍幽默回應話中有話

  綠城中國在公告裏透露,作為九龍倉代表,周安橋和徐耀祥不同意中交方面不按比例地委任5位中交集團代表進入董事會,所以決定退出董事會。

  在他們辭任前,綠城董事會由6位執行董事、3位非執董和4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共13個席位。其中,第一大股東中交已佔4席,分別為執行董事朱碧新(聯席主席)、孫國強、李青岸,非執行董事劉文生;綠城方面佔3席,分別為宋衛平(聯席主席)、壽柏年、曹舟南;第二大股東九龍倉僅佔2席,周安橋為綠城董事會副主席、非執行董事,徐耀祥為非執行董事。

  昨天,九龍倉集團就周安橋及徐耀祥辭任綠城中國非執董一事作出回應。九龍倉稱,2010年開始,內地房地産市場因調控政策而蕭條。“2012年九龍倉接受邀請,拔刀相助綠城,原因有三:即宋衛平(主席)、宋衛平及宋衛平,九龍倉絕無控制、全購綠城或其他野心。”

  九龍倉認為,三年以來,事過境遷。“經歷過市場起跌,綠城股權及領導頻繁交替的歷程,先宋後孫(融創),再宋後中交。綠城獲央企中交入主,財務可以安枕無憂。宋衛平及行政總裁壽柏年先後退下火線。中交先後投資近72億元人民幣,並委派要員加入,接掌綠城董事會及管理層,穩定軍心,令股東可以有所託付。”

  九龍倉稱,自己已完成歷史任務,隨著周安橋及徐耀祥請辭董事會職務,九龍倉轉為在董事會外以股東身份,繼續支援綠城。

  “宋衛平(主席)、宋衛平及宋衛平”,最近流行“重要的話説三遍”,九龍倉的回應幽默之餘,可能也隱隱透出一種情緒。

  九龍倉或者不滿中交方面的強勢與步步進逼,但作為一家成熟的港企,九龍倉選擇退出董事會,放棄行使權利,絕不會是一時之氣,想必中交、九龍倉、綠城三方達成了某種意見。

  中交加大掌控力度

  或借綠城打造地産新平臺

  九龍倉退,中交則一直在前進。公告透露,中交集團本打算委任5位代表進入綠城中國董事會。這意味著,在九龍倉退出董事會之後,中交會繼續派代表進入,加大在綠城中國董事會的決策權和表決權。

  中交入股綠城半年來,步步為營,先是與九龍倉並列第一大股東;今年5月份,中交低調收購綠城小股東羅釗明股份,將綠城股份增至29%,超越九龍倉成為綠城第一大股東。同時,不斷謀求增加中交在董事會的席位,直至掌握決策權。

  中交總經濟師劉文生就曾對媒體説:“我們要改造其董事會,要有更多投票權,保證大股東在裏面能行使決策權。我們強勢進入綠城管理層,就是要改造其管理架構,包括內控、業務發展戰略等。”

  有一種説法是,中交最終將並表綠城,把綠城作為中交集團的“子公司”,這就要求其擁有綠城中國董事會半數以上的表決權,能夠控制綠城。如果通過增持來實現絕對控股,那麼中交難免要發起全面要約收購,這顯然不是中交的首選。而九龍倉的退出,將進一步加大中交在董事會的話語權,通過權力架構的變動,一步步實現對綠城的控制。

  倘若綠城中國成為中交集團的“子公司”,那麼將誕生由A股中房地産、港股綠城中國和海外業務三平臺組成的中交係地産平臺。

  不過對於正在極力去庫存的綠城來説,想在一線城市甚至海外謀求新發展,也要仰仗中交的資金實力和融資方面的便利。據悉,近期中交就幫助綠城獲得了一筆數十億元的資金,年利率僅8%。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