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高增長的背後
- 發佈時間:2015-07-08 02:29:28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李 振
本報通訊員 段德咏
6月29日,章丘市相公莊鎮現代迴圈農業示範園裏,光伏農業科技大棚發電站項目正式開工。據該示範園項目負責人介紹,按照上網電價按1.2元/千瓦測算,電站建成後,年銷售收入可達3500萬元,年利稅600萬元。
為了提振光伏市場,去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動光伏産業發展。按照新規,分佈式光伏不再限于屋頂項目,廢棄土地、荒山荒坡、農業大棚、灘塗、魚塘、湖泊等土地資源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也可納入分佈式的範疇。同時,我省還專門撥付專項資金1億元用以支援分佈式光伏項目,納入國家年度指導規模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在“國家線”0.42元/度的補貼基礎上,省級再補貼0.05元/度,補貼期限達25年。
不僅畫出來好看的“餅”,在山東,光伏補貼也都直接補到了企業手中。“去年8個月,電站一共發電8萬千瓦時,各級補貼超過了4萬多元,現在都已經歸入了企業賬戶。”濟南市長清農業園光伏電站負責人徐延熙告訴記者。據了解,目前我省2014年分佈式項目的“國家線”補貼已經撥付,省級補貼也已落實。利好政策的逐步落地為上半年山東光伏的爆髮式增長奠定了基礎。
像相公莊鎮示範園的光伏項目一樣,我省上半年開工建設及並網的光伏項目如雨後春筍,一片激增猛長。據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的統計,上半年,山東電網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71.54萬千瓦,同比增長221.10%。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25座,發電容量41.75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225.41%;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648戶,發電容量29.79萬千瓦,同比增長345.29%。
“上半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高增長與光伏全産業鏈條的復蘇有必然聯繫,尤其是上游生産企業涉足下游電站建設給光伏産能的釋放打通了新的渠道。”卓創光伏分析師孟鵬説。2011-2013年,受歐美“雙反”影響,光伏生産企業出口不暢,國內光伏産業尤其是上游製造業出現持續虧損。2014年可謂光伏産業的轉折年,一系列扶持政策出臺後,光伏組件生産企業發現了電站建設這一新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下游建設,英利、天合、順風等國內光伏巨頭均成為這一模式的受益者。在山東,力諾光伏在夏津、沂南、鄒城以及省外的巴彥淖爾等地建設、規劃了多個光伏電站,一方面消納了産能,同時利用光伏與農牧業的結合創造了新的營利點。
此外,山東光伏的高速發展還具備堅實的基礎——一張可靠的智慧電網。在國內不少省份,光伏電站的發展始終受制于電網有限的並網能力。一旦電站建起來而不能上網,對於投資方來説就意味著拿不到補貼,拉長了成本回收的時間,從而抑制了光伏電站的建設。而在山東,幾乎不存在並網的掣肘。為應對光伏並網對電網調度的衝擊,山東電網開發應用了新能源調度技術支援系統,對光伏發電功率預測準確率達到了90%以上,做到了並網光伏機組的全額消納。
有業內人士預測,光伏企業向下開展光伏電站業務將成為趨勢,光伏企業之間的亂戰格局或將被“強強聯合”所取代。尤其是“網際網路+”等新概念促進下,不少産業巨頭以各種形式進軍光伏,光伏産業發展或將在下半年蓄勢騰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