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印求解中印合作“簽證題”

  • 發佈時間:2015-07-06 15:32:4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旭穎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向中國開放電子簽證”,印度總理莫迪6月份訪華帶來的這一重磅消息著實讓很多人翹首企盼。

  儘管目前印度政府方面對此仍未透露確切消息,但隨著未來印度與中國進行商貿往來需求的提升,及其自身發展旅遊業的需要,放鬆對華簽證將是大勢所趨。

  阻礙對印投資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在莫迪總理承諾對華開放電子簽證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裏,印度內政部一直忙於應付複雜的前期準備工作。一名內政部高級官員稱,對華電子簽證或將於7月底開放。

  印度對中國企業發放簽證一向十分苛刻。此前由於對中國電力設備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公司的簽證一度收緊,致使中國在印度上百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受到影響。此外,中國的電信企業在印度受到安全審查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報端。甚至中國學者到印度參加學術會議的簽證申請都會遭到嚴格審查。

  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導師黃迎虹指出,印度對華簽證的嚴苛,既與其負責安全事務的部門謹慎和保守的態度有關,也與其國內繁瑣的官僚傳統有關,因為其大部分簽證申請需要送回國內會審。

  這種“謹慎”態度導致的簽證不便已經成為中國對印投資貿易增長的一大障礙。

  中國駐印度加爾各答前總領事毛四維指出,目前,中國商人得到的印度簽證通常是90天單次入境,而這樣的簽證只適合做小生意,並不適合大生意或是投資。

  長期以來,中國對印度投資進展艱難,其主要原因在於印度政府所謂“國家安全”等政治因素的影響。此外,印度更是經常利用簽證等手段製造“小動作”,給中資企業在印度的投資和生産帶來麻煩,無形之中增加投資貿易的成本。無論是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和華為對印度的擴大投資專案,還是中資企業在孟買和喀拉拉邦港口的競標,都敗給了“國家安全”。

  開放是硬道理

  黃迎虹坦言,所謂的開放電子簽證主要是針對審核並不非常嚴苛的旅遊簽證,更多的是出於申請便利而非放鬆審核考慮。而申請更為困難、條件更為嚴苛的一些簽證,比如商務、會議和學術等簽證並沒有涉及。

  儘管如此,對中國公民放寬簽證的好處顯而易見。支援對華開放簽證制度的不僅僅是莫迪,還有印度的外交部和旅遊局。印度計劃到2016年3月能對150個國家實行電子簽證制度,除了74個國家能夠直接申請印度電子簽證外,還有31個國家在印度政府考慮納入的範圍內。“印度對華開放電子簽證是遲早的事情。”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天國指出,在引資和對華經貿合作方面,印度也有一些人對中國始終持有戒心,對合作保持警惕。但印度要想全面發展經濟,就必須加強與中國等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因此為了自身經濟的發展,印度不太可能一直採取消極的簽證政策。

  此外,中國的“一帶一路”構想也令印度心動。李天國認為,莫迪政府認識到中國經濟的崛起已經對周邊國家産生輻射效應,其中既包括中國遊客推動周邊國家旅遊業的發展,也包括帶動周邊國家地方經濟的繁榮,基礎設施水準的提升。中印之間加強人員往來,對雙方國家的經貿合作都有著重要意義。

  在旅遊業合作方面,李天國指出,中印之間的還有很大潛力。2014年中國公民境外旅遊超過3200萬人次,而赴印度的中國公民只有17萬人次。

  莫迪宣佈開放對華電子簽證還被視為印度放鬆對中國投資審批的前奏。

  黃迎虹認為,在兩國日益增加的人員往來和印度更加開放的對外態度,特別是在莫迪急於招商引資、擴大對外經貿關係的大背景下,對中國簽證嚴苛等問題正在並且將會逐步改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