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大運營商下調國際漫遊費 國內資費仍不降

  • 發佈時間:2015-07-06 07:38: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羅政 杜放 魏董華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7月1日起,中國電信下調用戶全部方向國際、港澳臺地區漫遊費。這意味著,繼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先後宣佈降低國際漫遊資費後,備受關注的三大運營商漫遊收費迎來集中下調。

  三大運營商此次“提速降費”的主要對象都是國際漫遊資費,對於幾乎“零成本”的國內漫遊費,卻沒有明顯的調整動作。專家表示,國內漫遊狀態通話收費的標準常年不變,依然存在進一步降價的空間。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資深電信專家闞凱力等指出,國內漫遊費成本幾乎為零卻仍在收取,是我國電信行業區域分割的結果。我國目前尚未實現真正的全網核算,以北京移動的客戶為例,一旦其離開北京,既無法使用北京移動提供的套餐,也無法開通異地運營商的套餐,只能繳納一個全國統一的通話“零售價”。“這正是目前用戶在國內異地漫遊狀態通話産生的收費根源。”

  工信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我國行動電話國內長途通話時長達2753.8億分鐘,而包括國際漫遊通話在內的國際長途通話時長不到4.8億分鐘,不到國內長途通話時長的0.18%。國際漫遊費大幅調降,其所能惠及的出境遊客比例依然有限。據中國聯通杭州太平門營業廳工作人員介紹,中國聯通等運營商此次只降低了數據漫遊費標準,在馬爾地夫等旅遊地,國際漫遊通話費依然較高,動輒每分鐘收一二十元。

  在此次三大運營商的降費措施中,除部分運營商表示將下調現有的寬頻業務年租金外,三大運營商的基本語音通信和流量資費均未有明顯調整,多數是以推出新業務的形式落實降費要求,享受“降價紅利”甚至還要另外掏錢。

  闞凱力指出,由於我國通訊計費標準長期沒有改革,某一類收費往往在長期收取後形成利潤依賴,成為難以取消、不易降低的“頑固性收費”。早在2007年原資訊産業部組織的漫遊費網上調查中就顯示,近3萬接受調查的用戶中高達64%均表示,異地漫遊通信費應與本地相同,即不贊同收取國內漫遊費。

  上海數字化與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勝軍等專家則表示,鋻於社會人員出入境和異地流動需求日漸增加,監管部門有必要考慮在通信計費中設計新的定價規則,如採取全網核算在全網內使用同樣的資費。“同一運營商的省與省分公司之間不需要打價格戰,而是要靠服務競爭。在美國、日本,很多運營商都是全國統一定價,均不存在國內漫遊收費。”

  也有消費者反映,由於我國多數運營商套餐採取到限後不自動續訂,容易在套餐用完後産生高資費。由於2G、3G、4G網路並存,消費者對日漸複雜的計費方式也不了解,更容易發生糾紛。業內人士指出,監管部門應在“提速降費”期間加強調控,引導市場化定價,引導企業自身滿足上下游行業和消費者呼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