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碩士張正傑的“種地經”

  • 發佈時間:2015-07-05 05:39: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6月的麥田一片金黃,滿是希望。在山東省平度市西寨村的2塊試驗田裏,一些種地的“老把式”正在對比自己用老辦法種的地。在小麥出苗率、苗情長勢等方面,兩者都相差很大。這下子,他們可服了山東青島市農機局駐村的“第一書記”張正傑,都向這位農業推廣碩士取真經來了。

  種地+新裝備新技術

  西寨村是傳統農業村。雖然投入成本連年增加,但糧食産量不見明顯提高。問題出在哪兒?自去年6月份駐村後,張正傑經過走訪、調研和農業專家聯合會診,拿定了主意:要推廣新裝備新技術,讓每塊土地脫胎換骨,擴大節本增效綜合成效。

  在青島市農機局等有關部門的支援下,張正傑引進推廣了免耕播種機、玉米聯合收穫機、精量播種機、深松整地機等新型裝備20多臺,在農業生産中大顯身手。

  清明一過,麥田裏就忙碌起來:一排排卷盤式噴灌機在麥田裏吐出一條條30余米長的水龍,水霧均勻地噴灑在麥田裏。“以前澆地要找十幾個工人,好幾天才能澆完。現在一個人可以輕鬆控制好幾臺噴灌機,節省了一半兒水,大大降低了成本!”全國種糧大戶侯松山高興地説。

  針對農業生産條件,張正傑因地制宜地推廣新技術:針對水澆地,他積極推廣精量播種技術;針對旱作地,他推廣保護性耕作和深松整地技術。一年下來,這些新裝備新技術威力初現:全村共節約成本220多萬元,糧食産量提高了10%。特別是隨著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耕深達到了25釐米以上,進一步打破了犁底層,蓄水保墑更加明顯了,相當於新建了一座“土壤水庫”。

  種地+土地流轉規模經營

  全村糧食産量上去了,歡喜挂在每個人的臉上,都搶著使用新裝備新技術。張正傑又發現了新問題:全村耕地面積2200多畝,戶均不到7畝,這嚴重影響了農機規模化作業和投入産出效益。

  借助農村土地確權改革的春風,他提倡土地規模經營,成立了西寨農機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轉。一開始,有些農戶不捨得流轉自己的土地,張正傑便挨家挨戶做工作,給他們算經濟賬。大家終於想通了,全村60%以上的土地實現了流轉和規模經營。每畝每年800至1000元的租金,也讓流轉戶吃上定心丸。“自己種地,一年根本賺不到這個數!況且外出打工每月還能賺兩三千元呢!”不少農戶心悅誠服地説。

  張正傑還積極推動“四統一”作業,統一供應良種、統一農機作業、統一種植模式、統一田間管理,規模化效益不斷擴大:農資採購成本節省了10%至15%,農機作業成本降低30%左右。去年合作社的糧食總産量達到576萬斤,經濟效益達到600多萬元,一舉成為全國農機合作示範社。

  種地+新型職業農民

  西寨村周邊有幾家經營不錯的企業,村裏的中青年基本上經商務工去了,一度出現了田地撂荒。農業生産成本上升、糧食價格頂到天花板,在“雙重擠壓下”,誰來種地?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張正傑。

  地還得有人種,才能把飯碗捧到自己手裏。怎麼辦?張正傑認為,要培養一批新型職業農民,讓會種地的人種好地。圍繞著“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目標,他通過舉辦農機化技術培訓班、現場會和外出考察參觀等方式,不斷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引導他們科學種地,發展現代農業。

  今年53歲的劉明剛參加了農機培訓班後,棄工務農,當起了職業農民,年收入10萬多元。他一算賬,心裏樂滋滋:“原來,當個農民,錢並不少掙!”一些婦女也陸續回到村裏,經過培訓後,幹起了農業植保等服務工作,每人每天可收入60至80元。

  張正傑駐村一年來,充分發揮了單位優勢和個人特長,給西寨村帶來了一次“種地革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什麼才是現代農業?張正傑還在努力地探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