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理財心經:投資為主,投機為輔

  • 發佈時間:2015-07-03 06:35:10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見習記者 于潔婧 記者 李超

  沒有永遠打勝仗的將軍,當然也沒有永遠可以賺錢的市場。接連幾日,大盤飛流直下三千尺,無數散戶機構嚇得魂飛魄散。

  連續數個交易日出現大跌後,A股終於在6月30日迎來了絕地反擊“奇跡日”。而這一天,也是我們採訪杭城資深的理財專家王志清的日子。

  當天下午的股市很亢奮很驚心動魄,而上緊發條工作時的王志清也是同樣亢奮。這個年輕的行長助理對我們侃侃而談,分享他自己關於市場、關於理財的看法。

  穩健理財“1+1+1”

  在指導理財團隊給客戶做投資配置的時候,王志清一再重申“1+1+1”的模式,即“一次性買入股票型基金,一部分基金定投,以及一部分存款”。他建議,大家要避免做與自身經歷能力不相適應的高杠桿、高風險投資。

  而在基金産品的選擇上,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判斷。王志清表示,他們一般會從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産品是否符合當下主題等方面作為依據而做出不同的判斷,國企改革、環保、消費、醫療等板塊是他比較看好的。

  對於客戶而言,越往後走,快速增長的暴利將不復存在。所以對這波行情的把握要“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只有“落袋為安”,才是最為穩妥的保障。

  如何在後市做到“落袋為安”,王志清建議,如果劃出一部分資金做理財,就固定用這一部分資金做整體的理財規劃,不要盲目地再逢低加倉。而對於那些基金套牢的客戶,目前則可保持不動,等待它的回升,“以時間換空間”,適當調低目標價位,等到15%-20%的止盈點先減倉,視情況可再選擇新基金,到止盈點再拋出,如此來進行輪動的操作。

  謹記“狼來了”教訓

  王志清表示,多數人都是倒金字塔減建倉,前期買得少,後期反而買得多,如同“狼來了”的故事一樣,守著眼前的收益不肯放棄。然而近期市場調整幅度較大,短短一週,大部分人都收益銳減,其中不乏有些甚至虧了本金。

  在這一輪的下跌中,王志清也發現到,有一些個股在這幾天仍紅盤報收,他認為這一些企業也是可以持續關注的。就像巴菲特的理論一樣,在價格便宜的時候買進一個價值高的好公司,然後長期持有。

  “我們跟客戶傳輸的理念是:投資為主,投機為輔,”王志清説,“投資的時候,要有投資主線。如果非專業,就少做股票,多做基金。或者選擇一些機構來做私募基金,運用股指期貨等對衝工具來規避風險。綜合地配置理財。”

  王志清告訴記者,他聽到有位大佬説,從帝國大廈一樓走到頂樓,需要一個小時,但是如果往下跳,只要30秒。他笑言道,“這句話就是對當下股市行情最好的解釋。”

  調整期要逢高減倉逐步撤退

  王志清説,按照投資比例來,他60%的家庭資産都投入了一級市場。“一級市場對家庭資産的保值增值是很好的,這代表著我對於整體市場的看好。但是投資一級市場需要一定的渠道和人脈資源,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同時,一級市場更穩定,1至3年後才有退出機制,有利於風險分散。”

  而在二級市場,也就是股票,王志清投入了20%的家庭資産,另外20%,則投在了基金,他稱其為“三級市場”。他坦言,“二級市場和三級市場的投資是為了把握市場脈搏,同時也是與客戶同呼吸共命運。”

  根據對市場的分析判斷、對企業的了解以及相對可靠的消息渠道,王志清今年1月開始在股市投入的34萬元,最高盈利時的總市值達到了102萬元。 而在這輪調整之前,他已取出40萬元轉投到一級市場。

  當記者問到王志清對接下來市場的判斷,王志清表示,慢牛格局不會變,超越前期高點為大概率事件,但調整是必然的。“調整期股票可以逢高減倉,逐步實現六七成倉位退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