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那伊比利亞的風!聽!

  • 發佈時間:2015-07-03 01:00:5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螞蜂窩旅行家 郭爍 文/攝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語言、攻略和地域都不再成為旅行的制約,嚮往自由的人們開始把目光投向更靈活自如地選擇——自駕遊。這種兼具多元化與個性化、靈活性與舒適性、私密度與自由度的自助旅行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家庭或結伴出遊人群的喜愛。旅客可按照出行人數租借合適的車輛,自己掌握行程,合理安排時間,定制專屬完美假期。相比每逢節假日就變身停車場的國內高速,出境自駕遊越來越受到追捧。沒有國際駕照?沒關係。沒有自駕地圖?也沒關係。“網際網路+”的時代,出境自駕的“攔路虎”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被掃清。還等什麼,趕緊出發吧!

  2015年年初決定自駕西葡兩牙,簡直是電光火石之間的事情。直到坐在米哈斯小鎮的山腰間,面對盛大陽光恣意洶湧,還有蔚藍色的地中海在你面前無限展開,盛一勺海鮮米飯,來一口自釀紅酒,之前所有的手忙腳亂、慌張倥傯,全部值回。

  此行起因很簡單:走是一定要走的,但同志們不想參團,結果發現自組團太貴了。報價單顯示,光是導遊和司機的勞務就要9萬人民幣。因為剛剛有了2014年七八月間自駕歐陸22天的經歷,我的第一反應是:不是想玩兒又想自由還想省錢麼?繼續自駕吧!

  人經常會做出一些立刻會自我否定掉的決定,比如剛挨了領導罵你很可能的應激反應是:“老子不幹了!”開始我也以為我的這個想法也會是這種結果,一來是時間太短,從那時到我們預計出行日期只有不到一個月了;二來這次我是帶著三位老人家出行。可我衝動地把電話打給他們三位的時候,得到的答案竟然驚人的一致:“行啊,你都不害怕帶我們出去,我們怕啥?”

  沒錯兒,神一樣的隊友

  介紹一下我們團員:超大爺,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秦漢史大牛;高老,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唐史大牛;曹姨,中國社科院工作人員;我,北京一高校法科教員。——除了我以外,均已退休。

  大致分工是這樣的:超大爺是中國秦漢史學會前副會長,可以大段背誦《史記》篇章,所以負責講評書;高老負責講唐代婦女到底是怎麼個胖法兒,還有唱紅歌——“抬頭望見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澤東”就是我從塞維利亞開到裏斯本的路上學會的,以及最重要的,點評超大爺的評書;曹姨坐在副駕,負責給我投食各種零食,還有拿著GPS提示出口——我經常聊得高興就忘了下高速。

  我,負責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務:行前簽證、路線、酒店、機票,抵達後住宿、覓食、導遊、拍照、發朋友圈;最重要的是,開車。

  大家能夠看到,我隊友所有工作的目的只有一個:保證我的清醒。

  事後看來,這個目的完全達到了——倒數第二天從巴塞羅那回馬德里600公里的路上,7個小時,我們居然連續意興盎然地聊了7個小時的天兒!本來我還些許遺憾租來的車型老款,沒有USB和SD介面,國內帶去的音樂全部泡湯。結果,這一路上唯一播放的是我們在托萊多主教堂外,買的街頭民營藝術家錄製的大提琴CD,結果5分鐘後同志們紛紛指責這個完全不如超大爺的故事和高老的紅歌好聽,掐掉。

  這樣一個風中淩亂的組合,開始了前後16天,3300公里,嚴格意義上的“充滿驚喜”的完美旅程。

  前一陣在螞蜂窩組織的旅行分享會上我反覆表達了這樣的一個觀點,隊友和目的地哪個重要?毫無疑問,前者。

  即使趁著天黑涼快去太陽逛逛的旅程,也會被,不用多,一個足矣,的奇幻隊友搞得一文不名。如果説我酷愛旅行300年的臨床經驗歸結為一條,就是這個。

  前段時間事情太多,心情煩躁,正好一個死黨和我微信吐槽説她剛剛結束的櫻花之行完全被奇葩隊友毀掉了,我立刻趕往她的單位,讓她請我吃飯,聽她的悲慘遭遇,立刻重拾前行的勇氣,開心了起來。子曰:只要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説的就是這個意思。

  被砸車了!!

  其實此行近乎完美,一切都好,但作為自駕遊的特殊事項,就當提醒後來者,還是要把醜話説在前面。

  我們圖舒服,開的是一輛賓士VIANO。作為資深自駕人士,其實我已經非常注意下車時把所有貴重物品,以及引人遐想的物品帶走。可總有百密一疏。

  話説那是此行第9天,我們在裏斯本,剛從歐亞大陸的最西端,羅卡角回城。把老頭老太太放下,我自己去找停車的地方——那天我沒有訂酒店,找了一間設施非常齊備的Apartment,其實是為了自己做飯,安慰一下中國胃。優點大大的,容後再表,缺點就是沒有停車場。

  老城區麼,停車太難,好不容易在一個斜坡上找到了停車位——注意,是自己付費的正規停車位。由於隨身物品已經被隊友拿走,我只是簡單檢查了一下就跑回公寓,嗷嗷待哺地等待我超大爺的中西並舉大法烤三文魚去了。

  第二天一早,我們出發回西班牙奔赴享有盛譽的大學城薩拉曼卡。一上車我就覺得怎麼座位上有玻璃碴,但因為車載玻璃麼,並不扎人,最主要是真沒經驗,也就沒太在意。

  上車繼續狂聊,總覺得駕駛室左前方有風吹來,可我已經上路關窗了啊,再仔細一看,嘿,原來是方向盤左前方的那一小塊玻璃被人砸了。

  這時我才意識到:被人,傳説中的,砸車了。

  立刻停車,詢問大家的貴重物品有無丟失,再得到全部安然的確切消息後,我左找右找,究竟丟了什麼?最後想起來:國內帶去的車載GPS沒有了。

  問題那個不值錢啊,人民幣300塊不到。後來分析,可能是被當成iPad之類的,樑上君子打眼了。

  其實最大的發現是,駕駛室和副駕駛的座位上發現至少兩處血跡。

  我得重點介紹一下大家對於此事的反應,你們就知道為什麼這堆人能湊一塊兒了。

  我:“估計沒戴手套,要我説這得算工傷。”

  高老:“手藝真厚道,只砸了塊小玻璃,不影響開車。”

  超大爺:“廢了這麼大勁偷了個中文的,不划算。”

  曹姨:“風吹著你冷不冷啊?”

  沒有埋怨、沒有抱怨,所有人都只當是個小插曲,絲毫不受影響,繼續快樂前行。

  處理方式非常樸素:拿兩個大塑膠袋,包著一個衛生紙,跑完了下半程……

  最後需要提醒的就是,上個全險真重要。如果你不特意説明,租車公司的報價只包括基本險。像我們這種車輛的意外一旦發生,是要賠償給租車公司的。但因為我就怕這種麻煩,多花了大概兩三千塊人民幣左右,上了全險。結果就是到了薩拉戈薩本來可以免費換車,但我們實在太愛這個大塊頭,又的確不影響開車,就真的把它開回了馬德里,一路無事。

  在機場時,和租車公司説明情況,放下鑰匙,直接走人。沒有任何扯皮。畢竟人生地不熟,花錢圖個安心,你説呢。

  盡可能,來一場輕奢之旅

  不知道這樣的説法會不會被罵啊,可尤其這兩場歐洲長途自駕1萬公里下來,我真是這麼想的。

  旅行不是苦行,更別變成了酷刑。

  我是個偽驢友,只是喜歡玩兒和拍照,但前提是要吃好喝好加住好,那種背著50斤登山包,一天步行30公里,實在來不了。其實真的不理解,自然風光也就罷了,更多的人文古跡、歷史遺存,是需要靜下來,全身心用心感受的,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困頓已極,如何領略週遭大好風光?

  原來我覺得住在哪並不重要——不就是睡一覺麼?可現在不這麼想了,尤其在歐洲。因為只要你找對了地方,落腳地本身就是風景。

  當你清晨醒來,發現置身無限瑰麗之中,是何等的體驗!

  在托萊多,我們住在一個古城山對面的古堡中,推開窗正好面對整個古城,早起可以看到日出東方,朝陽下的和煦的風慢慢推聳著峽谷中的霧氣氤氳而出,由濃轉淡,消散空中。

  在馬拉加,我們住在城市最高點的古代要塞旁邊,四個人坐在各自房間外的陽臺上,面對整個地中海海港。看夕陽無限,漸次暮落西山。

  我們比賽背詩。高老首先是全本的《將進酒》;超大爺最棒,背《三吏三別》;我勉強地是《短歌行》——自打那之後我再也不説我文青了,因為文老太多。問題是我背得合拍啊,每一句都搭!——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在裏斯本,我們為了讓超大爺展示一下在缺少各種調料下的強大廚藝,特意訂了一家廚房設施完備的公寓,雖然小貴,但樂趣無窮。那天在當地最大的一個SHOPPING MALL,老頭老太太放了我的假,分開逛街——因為正好是全歐洲繼聖誕之後的第二次打折季,全部神價。我清楚地記得就在MD和COS店裏逛,買了3條褲子、4件外套、5件襯衫、兩雙鞋——關於在歐洲購物,我覺得我頗有心得,篇幅所限,有機會再單寫。

  超大爺自己去逛了食品超市,令人驚訝的是,買的像模像樣。於是,晚上我們就有了此行中唯一一頓半中半西的吃食。烤三文魚、三文魚粥、三文魚刺身……反正是圍繞著三文魚的各種展開。

  這許多細節,絕不僅是吃一頓飯的問題,更是旅行中的盎然樂趣,旅行之後的靚麗回憶。

  如果我有什麼建議的話,那就是:不要輕信任何所謂“窮遊神話”。在這裡分享我娘從小教導我的3個關於旅行的金句:1。“沒有花錢的不是”;2。“窮家富路”;第3個最牛:“你幹嘛去了?”(要用北京口音讀出,重點放在“去”這個字上)簡單説,你可能省了50%的錢,別人卻看到了5倍于你的風光。

  和喜歡的人看喜歡的風景

  我之前總説我28歲的時候走遍了全國所有的省級單位,説這話更多是為了顯擺,可現在不了。跑更多的所謂景點兒已經帶給不了我什麼新鮮的感官刺激,更多的,我是挑人,挑喜歡的人,和我一起出去看看這個世界,順便拍拍照,聊聊八卦。

  我居然和我娘躺在新加坡Marina Bay的躺椅上聽她講40年前插隊的故事;居然去歐洲最大的動力是看過日劇《白色巨塔》後,也想去趟奧斯維辛,近距離觀察下人與人之間到底能有多狠毒;居然被帶去馬德里有吉尼斯認證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餐館吃一種奇貴的類似滷煮的東西;居然偶然發現同伴早晨6點鐘起來給你做早餐的背影;居然在1000年前的古堡旁,看到一對情侶手握手坐在盛大夕陽之中面對粉色的海還有白色的帆,自己愣了神。

  你説,這是不是更有趣兒的旅行?

  那天在“路止于斯,海始於斯”的羅卡角吹海風,一朵朵白雲投射的影子映在洶湧的海面上斑駁陸離。我自己抱著相機坐在懸崖邊發呆,好像什麼都想起了,又好像大腦一片空白。那種感覺很難説。但相信每個人面對某種情景,都可能被激發出這種狀態。

  人們總説人一輩子會成長三次:知道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無論自己多努力,仍然有些事情力有不及的時候;明知力有不及,也要盡力爭取的時候。

  以我的經驗看,面對大江大海的旅行,會讓人迅速經歷前兩階段,但永遠無法做到第三階段,甚至起到恰恰相反的作用:明知力有不及,然後坦然接受。

  想一想大西洋的海水澎湃著沖刷羅卡懸崖億萬年,伊比利亞半島的清風才又吹拂過多少古人、今人、陌生人的面龐。好多事情就不必過分糾結。

  (作者任教于北京某高校法學院,最高人生志向其實不太好意思説出口:有點兒小錢,四處閒逛。若以省為單位劃分,28歲時走遍全國,現在爭取把週游世界落到實處。沒有讀百卷書卻的確走了萬里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