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鬧劇淪為悲劇 希臘債務危局難解

  • 發佈時間:2015-07-03 01:00: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日,希臘政府與國際債權人的拉鋸戰在近乎絕望的氛圍下進入了新的一天。這是希臘政府宣佈資本管制後的第4天,希臘國內的銀行要到7日才會重新開門,居民們依舊在自動提款機前排起長隊,等著提取政府規定的每人每天最多可以拿到的60歐元,但沒人知道排到自己的時候提款機裏是否還有鈔票——

  違約之路

  一天之前(7月1日),希臘成為了首個未能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償還債務的發達國家,這更像是與長達71年曆史的IMF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儘管16億歐元只是一個小數目,可希臘偏偏無法清償,不得不將自己打入“違約國俱樂部”之列,與蘇丹、索馬利亞、辛巴威等國為伍。

  英國媒體説,在距離希臘援助協議失效只有幾小時的最後時刻,已經被激怒的歐元區各國財長拒絕了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有關延長救助協議的呼籲,讓希臘在其金融體系瀕臨崩潰之際失去了最後的“救命稻草”。

  希臘因何陷入如此窘境,此前龐大的援助資金又被拿去幹了什麼,而歐元區成員國因何對“奄奄一息”的希臘説不?隱藏在一連串問號背後的答案,不僅僅是希臘自身經濟痼疾難以治愈,還有歐洲推進一體化進程的大躍進式發展。

  話説2003年,希臘如願以償加入歐元區,大大降低了自身的借貸成本。在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希臘經濟得益於加入歐元區而增長顯著,也導致公共開支迅速膨脹,公共債務滾雪球般越來越大。到了2011年,希臘債務超過公共收入400%,目前達到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75%。

  當希臘債臺高築難以為繼的時候,歐盟、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三駕馬車”)聯合施以援手,先後向希臘注資2400億歐元,歐元區成員國也奔著拉兄弟一把的精神,在2011年達成協定,減記了當時希臘50%的債務。截至目前,希臘負債總額為3200億歐元,其中78%記在“三駕馬車”名下。

  一邊注資一邊減記,情況逐漸改善的希臘似乎仍難以擺脫債務困局。英國《衛報》網站6月30日算了一筆賬,分析希臘究竟如何使用了救助貸款。一算才發現,這些貸款中,僅有不到10%由希臘政府掌控,用於提振經濟,發展改革項目,而絕大部分則被用於還債和救助銀行。比如,為了促成上述1000億歐元債務減記,希臘向各方支出了340億歐元費用。這筆錢計入了“債務”。而後,希臘拿出482億歐元救助銀行,又支出1400億用於償還先前的欠款和利息。

  希臘經濟躑躅前行,加上還要執行“三駕馬車”認可的財政緊縮政策,導致國內政壇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執政的新民主黨在今年1月舉行的大選中敗給了左翼聯盟黨,一直力圖與“三駕馬車”看法保持一致的薩馬拉斯丟掉了總理的寶座。

  大選結束後,希臘未來的一段歷史將由一個叫亞裏克西斯·齊普拉斯的40歲男子抒寫。

  今年2月下旬,新上臺不久的激進左翼聯盟黨政府與國際債權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盟及歐洲央行)達成協定,將原有救助計劃延至今年6月底,作為交換條件,希臘新政府必須在此期間提交有關國內經濟改革的新方案並獲得國際債權人的認可。只有國際債權人接受了新的改革方案,希臘才能拿到剩餘72億歐元的援助資金。這樣,希臘才有望在6月還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筆合在一起達16億歐元的到期貸款。

  但希臘新政府一直高舉反緊縮反救助大旗,交出的經濟改革方案自然與國際債權人的期望相距甚遠。在6月18日舉行的最近一次談判中,雙方你來我往“論戰”了4個小時,依舊因“分歧巨大”不歡而散。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格羅斯説,談判的障礙在於國際債權人希望希臘提出具體項目,有詳細的可操作措施;而希臘則“想要沒有太多附加條件的資金救助”。

  6月25日,談判重啟,歐盟一些領導人一度表示一週之內將達成協定,顯然他們低估了對手的韌性和決心。

  當天,國際債權人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將現有救助協議再延長5個月至11月底,其間希臘可獲得四筆共155億歐元貸款,包括在6月30日之前發放18億歐元貸款。作為交換條件,希臘將繼續在債權人的“監管”之下,實施一系列緊縮和改革措施。但是,希臘政府沒有屈服,反而提出了延長救助協議期限等一系列要求。

  反擊隨之而來。26日,歐元區18國財長在召開的緊急會議上決定,不會延長月底到期的希臘債務救助協議的期限。

  希臘也發起了反衝鋒,財長瓦魯法基斯當日拒絕接受這一決定,中途退出財長會議。27日淩晨,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宣佈政府提議7月5日就擬與國際債權人簽署的協議舉行全民公決,並要求把6月30日到期的現有救助協議再延長數天。希臘議會于27日晚些時候投票輕鬆通過了齊普拉斯的公投提議,意味著希臘人民將投票決定是接受還是拒絕國際債權人最新提出的協議方案。

  歐元集團主席戴塞爾布盧姆隨後表示,希臘政府拒絕了國際債權人的方案並單方面中斷了談判進程。他批評希臘政府進行全民公決的提議“令人傷心”。

  當時針指向6月30日這個希臘償債的最後期限時,筋疲力盡的談判雙方已經無心重返談判桌,於是希臘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16億歐元貸款“順理成章”地違約了。

  靜待公投

  7月1日,是希臘債務違約的第二天,也是這個國家告別救助協議的第一天。希臘國民已經感受到了更多的生活壓力。還有4天,他們將迎來決定未來命運的一次公決。

  新華社的報道説,在雅典東北的帕利尼小鎮,生活看似平靜如常,但銀行取款機前有不少人排隊。排在希臘歐洲銀行取款機前的工程師托尼發現,取款機設置了取款上限,事實上大家每天只能取出50歐元,不是資金管制政策承諾的60歐元。

  當天,希臘全國有1000個銀行網點專門為退休老人開放,他們可以在這些網點每人取出不超過120歐元的現金。但隨後不少老人發現,除阿爾法銀行外,其他銀行只能按姓名的字母順序放款,只有那些姓名以字母A至K打頭的老人能取到這120歐元現金。即使有種種限制取款措施,業內人士估計,過去兩天來從銀行取走的現金仍達5億歐元,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天,希臘各銀行的資金就會枯竭。

  目前,一場不期而至的全民公決正在把希臘撕裂為嚴重對立的兩派。

  路透社的報道稱,在希臘政府宣佈關閉銀行前,受訪民眾中57%將對國際債權人的方案投反對票,30%表示會予以支援。但關閉銀行後,受訪者中決定投反對票的比例降到46%,贊成者的比例升到了37%。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當日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時,呼籲希臘人在全民公決中對國際債權人提出的解決希臘債務問題協議草案大聲説“不”,這樣才會催生一個更好的協議。在他看來,國際債權人應對希臘關閉銀行和實施資本管制負責,他們“想通過訛詐”來讓希臘人民同意一份“不可接受”的協議。

  齊普拉斯還説,否決債權人的協議草案並不會讓希臘退出歐元區。他還否認其政府在秘密地把希臘推出歐元區。“否決這一草案並不表明我們和歐洲發生了分歧,也不表明我們在離開歐洲。”齊普拉斯表示,希臘並沒有離開談判桌。

  希臘財長瓦魯法斯基也在呼籲民眾投反對票,他對希臘國家電臺表示,公投後將很快達成協定,甚至最早週一就可以達成,然後資本管制就會取消。“歐洲央行將按下按鈕。”瓦魯法斯基説。

  當天早些時候,希臘政府向債權人提出一份解決債務問題的新建議,對債權人的協議草案內容進行了一系列修正,主要包括減免希臘島嶼增值稅、縮小國防開支裁減幅度等。

  不過,心灰意冷的債權人一方明確表示,雙方將在全民公決後再恢復討論。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推特上説,歐洲想要幫助希臘,但不能違背他們自身的意願,“我們還是等待公投結果吧”。

  德國總理默克爾1日再次批評希臘通過宣佈全民公決的方式單方面中止與歐元區其他成員國談判的行為,但同時表示與希臘政府對話的大門一直敞開著。

  國際觀察家都在猜測齊普拉斯的下一步棋要怎麼走。美國《紐約時報》稱,有批評家認為,齊普拉斯訴諸公投是要煽動針對希臘債務談判僵局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是為保留自身權力而進行的孤注一擲。還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意識形態信念的化身,被一些支援者讚賞,同時又被另一些人嘲笑,他們預測他給希臘人民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五個月前,齊普拉斯在雅典大學門前,面對成千上萬支援者的歡呼,當選為新一屆希臘總理。當時,他是激進左翼聯盟中年輕而英俊的領導人,乘著一波波高漲的民粹主義情緒的崛起。現在,齊普拉斯的地位顯得搖搖欲墜,公投結果可能會決定他在總理的位置上還能幹多久。國際債權人自然希望投票結果是支援者獲勝,如此一來齊普拉斯將會辭職,希臘也許會換上一個具有建設性思路的新總理。如果希臘公投否決了債權人的方案,齊普拉斯將嘗試把國際債權人重新拉回談判桌,但後者已經失去信心。

  雙輸格局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分析指出,如果希臘決意棄用歐元,重新啟用原先貨幣德拉克馬,德拉克馬對其他貨幣匯率將大幅下跌。由於鉅額資本外流和外匯儲備乾涸,試圖將德拉克馬與歐元匯率掛鉤的做法也將行不通。本幣大幅貶值將引發嚴重通貨膨脹。通脹率屆時將達到或超過40%,進一步限制民眾購買力。資本外流和不良貸款激增將摧毀希臘金融體系,“抽幹”實體經濟。工資和養老金將在一段時間內凍結,從而可能引發社會動蕩。

  《赫芬頓郵報》預估,如果退出歐元區,希臘國內生産總值將在現在基礎上收縮2/3。與此同時,隨著德拉克馬大幅貶值,3200億歐元(3544億美元)的希臘公共債務將自動增加。即使債務違約並退出歐元區,希臘債務重組也並非沒有痛苦。債務重組將産生新的國際債務,同樣伴隨苛刻財政整飭條款。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評論説,希臘的國內生産總值只佔歐元區的2%,是個很小的經濟體,而債權國最近也表示,他們已對希臘退出歐元區,做足防範措施。然而,希臘若脫離歐元區,其後果不可小覷。歐元區是19個國家組成的大經濟體,希臘若退出歐元區,將至少在短期內,牽動全球金融市場。希臘周邊經濟較脆弱的經濟體,也會因為希臘問題而必須承擔更高的風險溢價。同時,它也將拖慢歐元區的經濟復蘇步伐,導致歐元進一步疲軟,從而影響全球的總需求。從希臘債務構成看,歐盟債務約佔60%。在迄今借給希臘的3210億歐元救助資金中,約800億歐元來自德國。德國聯邦議員、綠黨金融政策發言人格哈德·史克説,一旦希臘退出歐元區,德國將為此蒙受至少700億歐元損失。儘管德國損失金額較高,但歐元區其他一些成員國將遭受更嚴重的影響。有媒體對因違約損失與經濟總量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德國經濟受損程度在歐元區國家中只排名第七,經濟實力不那麼雄厚的斯洛維尼亞、馬爾他、西班牙、義大利則“傷”得更重。

  歐盟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弗拉澤·卡梅倫説,希臘“退歐”最嚴重的影響不在於對西班牙、義大利等某一國家帶來的經濟衝擊,而是歐洲一體化進程受挫給各方造成的強烈心理衝擊,可能加劇歐洲國家的分裂。希臘破産並退出歐元區,將削弱歐盟的政治向心力,助長“疑歐”和“反歐”思潮在歐洲大陸持續發酵。去年歐洲議會選舉過程中,反歐盟、反移民、反歐元的政黨已經在歐洲政壇異軍突起。

  從戰略的角度看,美國政府也不想希臘被歐洲邊緣化。美國總統奧巴馬6月28日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進行電話磋商,一致認為把希臘留在歐元區是“生死攸關的大事”。美德兩國都在擔心,一旦希臘陷入債務違約,不僅會打擊世界經濟,還會在安全保障問題上帶來嚴重影響。從二戰後東西方冷戰時期開始,希臘就作為戰略要衝發揮著重要作用。北約在希臘的克裏特島等地設有軍事基地,2011年突襲利比亞格達費政權時,戰鬥機就是從這裡起飛的。

  美國宏橋信託投資集團首席策略師丹·格林豪斯説,市場對希臘債務問題的第一反應是負面的,但與2012年希臘債務危機蔓延並衝擊全球市場時相比,歐洲其他重債國經濟已經有所好轉,此次希臘債務危機不會影響全球經濟復蘇。在金融渠道上,投資銀行高盛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希臘危機通過銀行蔓延的風險並不高,這一方面是由於外部銀行對希臘的直接風險敞口自2012年以來已顯著削減,現在幾乎可以用微不足道來形容;另一方面,歐元區目前流動性過剩,歐洲央行也已表態將採取必要措施來應對危機可能導致的衝擊。歐洲穩定機制(ESM)和量化寬鬆政策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對於希臘債務危機外溢的擔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