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價格、售後服務存問題 平行進口車"叫好不叫座"

  • 發佈時間:2015-07-02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價格優勢不明顯加上售後服務存在瑕疵,讓平行進口車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業內人士認為,能為平行進口車帶來利好的,或是即將出臺的汽車行業《反壟斷指南》。

  平行進口車“叫好不叫座”

  平行進口車概念近來十分火爆,上海、天津、廣東都相繼開展了平行進口車業務。不僅如此,平行進口車還盯上了電商。截至目前,天貓網站已有6家平行進口車商進駐,上個月上海自貿區也宣佈同阿裏汽車合作,將實體店搬到網上。

  不過,“遍地開花”的平行進口車市場,並沒有像看上去那樣美。

  據了解,上海自貿區試點平行進口開始一個月後僅銷售了20輛汽車。如今,時間已經過去半年,上海自貿區17家企業的平行進口車訂單數量不足100輛,而真實的交車數字僅有幾十輛。

  記者近來也發現,那些挂在網上標注“平行進口”的豪華車也很“冷清”,其月銷量紀錄非0即1。

  “前段時間對平行進口車很感興趣,但現在會再重新考慮。”近期有購車意向的上海消費者陳先生日前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車市裏逛了一個多星期後,感覺價格會更便宜一些的平行進口車,實際上優勢並不明顯。“目前上海自貿區在售的奧迪Q7 35TFSI中東版的價格為64萬元,國內與之配置相近的奧迪Q7 35TFSI運動型的官方指導價為89.7萬元,但終端實際售價為68.2萬元。細算下來,平行進口的中東版Q7價格優勢僅為4.2萬元,但要搭上售後服務不給力的風險。”

  對此,資深汽車專家賈新光提醒消費者,價格優勢不足以成為購車的決定性因素,售後服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目前,平行進口車項目剛剛啟動不久,整個市場機制都在建設當中,尚未完善,消費者不宜急著出手。有同樣觀點的某汽車分析人士指出,除解決消費者的“三包”服務外,平行進口汽車全面落地仍需要時間和實踐檢驗。

  另外,在政策面上,平行進口車也遭遇了攔路虎。“眼下,平行進口汽車依然要經過我國有關部門的3C認證,如路試和碰撞試驗,發動機和感測器等系統要調校,電腦要漢化,從排放到性能再到其他所有方面都得達到中國標準要求,得到VIN碼驗證,方可上牌。形勢更嚴峻的是,未來小3C認證將對大排量的車型徹底‘關門’了。”一位多年從事于平行進口車業內人士表示。

  據記者了解,工信部、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和質檢總局五部門聯合下發通知稱,從6月1日起,經銷企業在核算年度內所進口的汽車,如果達不到平均燃料消耗量6.9升/100公里以下的標準,不再新增小3C證(未經廠商授權的強制性産品認證)的車型,原有車型額度用完也不再新增小3C證。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不同於汽車生産企業,平行進口汽車公司進口的幾乎都是大排量、高油耗的汽車,不可能做到平均燃料消耗量6.9升/100公里以下。不發小3C證,相當於封殺了經銷商的主要進口渠道。按照這個規定,要麼減少小3C證的進口量,要麼只能進口小排量汽車或電動車,但這些車型競爭激烈,平行進口不會有什麼價格優勢。

  售後服務規範推行“乏力”

  除價格外,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説,最在乎的是平行進口車的售後問題。事實上,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到汽車賣場都在試圖在售後問題上有所“突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已於今年5月15日發佈《平行進口汽車市場售後服務規範》,並正式實施;而早在去年9月,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就與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簽訂協議首次推出汽車三包險種,以期解決消費者的“後顧之憂”。

  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平行進口汽車聯盟等單位起草的《平行進口汽車售後服務規範》顯示,未來平行進口汽車各相關方都要各負其責,包括對平行進口汽車品質擔保服務供應商、售後服務企業提出嚴格的資質要求。

  但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表示,“由於《平行進口汽車售後服務規範》只是行業標準,並沒有強制執行的法律依據,故在執行效果上將大打折扣。”

  有業界人士表示,現有4S店不願承擔平行進口車型的維修保養工作。而平行進口商承諾的售後服務體系,因為不擁有相關車型的電腦數據,所以無法起到真正的售後服務維修作用,只能提供一般的保養功能。即便4S店願意承擔平行進口車型的維修保養工作,但由於平行進口車型大多來源複雜,數量稀少,因而不可能保證足夠的零配件供應,除非從法規層面對此做出限制與約束,從經營角度講,這是一個不可能的預期。所以,對於平行進口汽車的部分零配件來説,可能要面對等貨週期長、産品價格高甚至奇高的局面。

  或借反壟斷新規“突圍”

  對平行進口車來説,汽車行業《反壟斷指南》的起草或許是個好消息。

  記者此前獲悉,一份針對汽車業的反壟斷指南已經正式啟動研究起草工作。汽車行業《反壟斷指南》是國內第一份與《反壟斷法》配套的執法細則。對這份指南的出臺,無論是官方的解釋還是業內的分析,都是“意味著汽車反壟斷將進入常態”。

  據悉,自2014年初以來,發改委針對汽車行業反壟斷進行了深入調查,調查涉及中外汽車製造商、上游供應商、授權經銷商,目前已認定若干企業存在壟斷行為,並依法作出系列處罰決定。據專家分析,汽車行業的壟斷行為具體表現在:汽車企業對整車、配件、售後服務的價格進行限定,對整車和配件的轉售價格進行限定以及原廠配件專供等行為。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何界定整車企業限制平行進口車業務是否涉及壟斷尚有難度,但如果界定這些跨國公司限制零部件“平行進口”的措施是否為涉嫌壟斷行為,則相對容易。比如平行進口車輛出現問題,要求品牌車企在各地4S店提供零部件支援時,遭到拒絕;或者雖然沒有拒絕,但是相對於同一車型的中規車車主,給予歧視待遇或者要求更高價格,做出類似意思表示的車企則涉嫌壟斷。因為對於一些核心零部件的提供和維修服務,只有品牌4S店可以提供,在市場上存在不可替代性。

  對此,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反壟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偉認為,就售後維修和配件供應來説,整車廠商在品牌內配件供應市場上往往存在支配地位,而平行進口廠商對配件供應等的需求卻常常遭遇整車廠商的歧視對待。“整車廠商限制4S店對平行進口車車主提供售後服務,將存在壟斷風險。”

  因為,按我國《反壟斷法》第十七條規定,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從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包括: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沒有正當理由,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沒有正當理由,對條件相同的交易相對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差別待遇等。

  業內人士表示,新規出臺後一直面臨“叫好不叫座”尷尬局面的平行進口車或迎來利好。“如果平行進口車未來能充分利用好法律因素,比如很多限制因素涉嫌觸犯國家的反壟斷新規,不排除其有‘翻身’大發展的可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