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自由行”與“組團遊”都需要

  • 發佈時間:2015-07-02 03:29:31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唐燁

  在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看來,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與國際化應該是多層次、多維度的,以不同形式的開放路徑分別針對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可協同發展。在上週末舉行的陸家嘴金融論壇上,他以“自由行”與“組團遊”來比喻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路徑,指出兩者都是服務中國經濟轉型所必需的。

  李小加認為,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與國際化路徑有兩條:一是直接請進來、直接走出去;二是組團請進來、組團走出去。

  “直接請進來,包括把海外流量(投資者)請進來和把海外産品(上市公司或投資産品)請進來兩種方式。前者的形式有,QFII、RQFII試點與上海自貿區即將推出的國際原油期貨準備向國際投資者開放等,後者的形式,有正在討論中的國際板等。無論哪種請進來,都是將海外的流量與産品完全納入中國的監管範圍之內,讓他們完全遵守中國的規則,就地國際化。這種方式最大限度延伸了中國監管機構的監管半徑,最大程度輸出中國標準,也是最終、最理想的開放途徑。”

  “直接走出去,包括允許中國的投資者和産品直接走出國門。比如目前的QDII與即將推出的QDII2試點制度,就是讓中國的投資者走出去,而中國公司在海外發行股票和債券屬於中國的産品走出去。在這種開放模式下,國內的流量與商品一旦走出去,就完全脫離了內地監管機構的監管,需要徹底接受海外市場的監管。這一開放模式的速度與規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的速度,且要求機構與個人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與風險承受能力,並不適合所有人。”

  記者出身的李小加善用比喻,他將直接請進來、直接走出去,比作旅遊市場的“自由行”。“那些對中國充滿好奇感、又會點中文、喜歡獨立與冒險的外國遊客,會喜歡這種形式;同樣,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尤其是那些會英語、自理能力強的,也更願意‘自由行’出去看世界。”

  相對於“自由行”,還有一種“組團遊”。他説,全球有大量的國際投資者關注中國,但在過去20多年,他們都只能投資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如H股,他們越來越嚮往直接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投資,但由於交易習慣、治理規則、投資文化等多種因素,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來中國“自由行”。同樣,未來10年中,越來越多中國投資者希望透過投資國際市場來分散風險與多元化配置個人資産,但他們不懂英文,不熟悉海外規則,還不能也不敢直接走出去。

  李小加説,滬港通就是中國資本“組團遊”的一種形式。在滬港通機制下,投資者不用扛著錢過境,可以通過滬港兩家交易所實現跨境資本流通。滬港通採用人民幣境外換匯,實現全程回流,結算交收全程封閉,實現了風險全面監控。

  他認為,滬港通最大限度轉化了中國香港與內地市場的制度差異、保障了投資者原有的投資習慣,這一開放路徑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成為中外投資者互聯互通的重要方式。在監管層面,“組團遊”方式使境內外監管當局能夠延伸其監管半徑,對處於中間地帶的“共同市場”進行聯合審批、共同監管。由於它已經部分處於內地監管機構的監管範圍內,風險可控,非常適合短期內還不願或不敢直接走進來、走出去的投資者和發行人。對於中國仲介機構而言,這一開放路徑不僅為其帶來了增量客戶與業務,也提供了難得的國際化機遇。

  李小加透露,滬港通這個“組團遊”試點首先面對兩地二級市場上的股票,下一個“組團遊”的目的地是深港通,將來它們的投資標的也可以延伸到股指期貨、一級市場、商品和固定收益産品等一系列資産類別。“就像一般的遊客出國遊可能先從周邊國家的短途遊開始,然後再嘗試比較長線的目的地自由探索深度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