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有了前車之鑒對症下藥,能否避免“遇冷”尷尬?

  • 發佈時間:2015-07-01 06:39:40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仁壽縣返鄉農民工創業孵化園調查

  仁壽縣就業局局長劉剛一直關注著本報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園‘遇冷’調查”報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認為,仁壽另辟蹊徑,有望打破返鄉農民工創業園“遇冷”的尷尬。

  6月26日,仁壽縣文林工業園區。記者一進門,就看到即將成立的仁壽縣返鄉農民工創業孵化園。兩層的小洋房顯得特別精緻,目前孵化園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再過幾個月,返鄉創業者就可以入駐。

  這是仁壽縣首個創新創業基地。劉剛介紹,打破“冷遇”,是因為“我們的孵化園將專做電子商務”。不過,有了“遇冷”園區的前車之鑒,就要做到“對症下藥”。

  □本報記者 吳璟

  1

  症狀

  創業風險大,失敗率高

  藥方

  建孵化園,專做電子商務

  今年春節,賀偉從福建返鄉回到眉山市東坡區。在外打工多年,回到老家,賀偉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以前做豬飼料銷售,每個月收入至少8000元,回到這邊,一般銷售工資也才2000元。”待遇有差距,再加上年齡快近40歲,賀偉不想繼續打工,琢磨著自己創業。

  這一琢磨就是半年。直到一週前,賀偉看到一個仁壽電子商務的宣傳:今年5月,仁壽首屆網上枇杷節,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枇杷10萬餘斤。一打聽,仁壽將打造返鄉農民工創業孵化園,專做電子商務。

  6月26日,賀偉慕名來到位於仁壽縣城的西南網貿港,這裡是正在建設中的電子商務産業園,孵化園便設在其中。

  返鄉農民工創業孵化園,為什麼只專做電子商務?賀偉有疑惑。

  劉剛的答案很明確:風險低。仁壽是全國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電商發展有基礎,加上近幾年返鄉創業者數量持續攀升,劉剛認為,兩者碰撞,絕對會有火花。

  2013年以來,仁壽全縣返鄉務工人員9.49萬人,實現創業0.95萬人,大多數創業項目都與種養業相關。“這也決定了他們的創業風險大,失敗率高。”劉剛説,一些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剛建起來時十分熱鬧,時間一久就遭“冷遇”,這與創業初期,選擇高風險、投入大的創業項目有很大關係。

  在仁壽,已有部分返鄉者開始試水電商,一部分是賣自家産品,比如水果、臘肉、土雞等等;另外一部分則採購商品再上網。“前面一種成本更低,但産品品質誰來保證?農民自己做的香腸臘肉雖説地道,但一沒商標,二沒質檢,售後如何做?第二種雖説有産品保證,但進貨成本高,萬一賣不出去怎麼辦?”在賀偉看來,電商也不一定風險低,只能説門檻低。

  2

  症狀

  技能水準低,經營難度大

  藥方

  組建培訓學校,免費培訓

  “産品能否賣出去,實質上反映的是經營能力的問題。”四川網貿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筠答到。

  這也是賀偉最發愁的——自己沒多少“電腦技術”。如果真要做電商,網上開店的本事得先過關,而且還有後期運營和産品選擇。

  創業孵化園須直面返鄉農民工文化水準不夠高的問題。

  不久前,縣人社局專門做了全縣勞動力現狀調查,從文化程度來看,大專及以上2.59萬人、高中(中專)13.03萬人、初中及以下47.63萬人,分別佔勞動力總數的4.1%、20.6%、75.3%。提升他們的相關技能水準,是必須的。

  仁壽的做法是成立職業培訓學校,為創業者提供免費培訓。去年1月,縣政府“牽手”四川網貿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仁壽網貿港職業培訓學校,電子商務培訓被列入民生工程。培訓分為兩個階段。初級階段時限一個月,由專業電商人才擔任講師,教如何註冊網店、裝飾店舖、與買家溝通等。考核通過後,可進入“自由創業區”即高級培訓階段,獲得培訓團隊的全程跟蹤服務。

  戴翠英是作為優秀學員,被介紹給賀偉當範例。今年春節,戴翠英從深圳回到仁壽,參加培訓之後,開辦了“袋鼠家家”網店,僅半年就成為“四鑽”店舖,月收入超萬元。

  對戴翠英的成功,賀偉相當羨慕。但他同時也注意到一組數據:自去年1月7日第一期學員開班以來,一共培訓了38期學員,總計8000余人,近1000人進入創業區,只有80%的學員堅持創業,做出突出業績的更是鳳毛麟角。“所以,真正想要做好電商還是很難。”賀偉考察的結論是,雖然孵化園將為創業者提供一切辦公設施設備,實現拎包入駐,但與電子商務最密切相關的物流條件,成熟度還不夠。

  據了解,在仁壽規劃中,將建成1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5個鄉鎮區域配送中心、60個鄉鎮電商服務站,400個村級電商服務點。“按規劃,這些點位要到明年底才建成,如果現在大批創業者涌入孵化園的話,肯定就不方便了,建設速度能不能加快?”更讓賀偉擔憂的是,孵化園定位是專做電商,這麼多創業者在同一個區域該如何差異化競爭?

  3

  症狀

  扶持政策落地難

  藥方

  扶開工,再送一程

  “政府在前期規劃中要精準佈局。”段躍英在春節後從江蘇回到仁壽,參加了培訓,開了網店,賣土特産臘肉香腸,旺季一天能賣上千元,淡季一週也賣不出去幾單。“就我了解,僅培訓學校裏,賣香腸臘肉的就好幾個。”段躍英希望有專家團隊為其量身定制方案,避免同質化競爭。“我們將組建專家諮詢團隊,為創業者提供項目評審、指導等。”劉剛答覆,具體方案還在完善中。

  43歲的馬英超返鄉後辦起了家庭農場,再過幾個月養殖的羊就可以上市了。馬英超希望借助電商平臺,衝擊“雙十一”銷售。“已經投入了30萬,但現在資金鏈斷了,全身上下就只剩102塊錢了。”馬英超説,年前,她用房産抵押貸了8萬元的小額貸款,但還是不夠,“既然政府專門搞一個孵化園,是不是入園之後,資金扶持力度可以更大點?”

  戴翠英既不怕競爭,也不愁資金,她希望進入孵化園後,能獲得更大的平臺機會,“如果政府部門能組織我們參加電商展會、論壇就更好了,看別人怎麼做的,也讓我們提升自己。”

  賀偉對孵化園充滿期待:“返鄉創業,政府既已扶開工,就得再送一程,如果不能儘快落實落地相關政策,那可能只是空了吹。”

  劉剛表示,還將出臺完善更多配套政策,包括資金獎勵等,避免孵化園“遇冷”尷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