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環保大數據呼之欲出

  • 發佈時間:2015-07-01 06:28: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數據、‘網際網路+’等智慧技術已成為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要加強數據綜合應用和整合分析,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6月19日,在環保部開展的“環評和監測工作創新”大討論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説。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建立各級監測站2700多家,共有監測人員近6萬名,監測用房287萬平方米,監測儀器設備26.8萬台。所有省級監測站都具備水質109項全分析能力,多數省級站裝備已達到國內先進水準,所有市級監測站都具備開展空氣、地表水、生態、噪聲等環境品質監測和污染源監督監測能力,基本能夠説清轄區內環境品質狀況和污染源排放情況。但同時必須指出的是,環保部門長期形成了數據多頭采集的體系,數據衝突的現象時有發生。據介紹,環保部至今沒有建立一套統一的污染源數據庫。

  “各種業務數據和資訊分散在不同部門,彼此割裂與相互封閉,缺乏數據整合、共用及綜合應用能力。”環保部科技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劉志全説,應儘快開展數據資源統一管理與共用平臺建設,建立數據匯交、共用、質控管理機制。同時,按照“數據運營、全民參與、服務社會”的要求,制定環保數據資源服務産業政策,編制環保數據資源目錄體系,發佈數據資源産品,培育和扶持大數據服務企業,發展新型環保産業。

  環保部衛星中心主任王橋認為,新常態下我國環境管理與社會公眾對環境監測的要求已不再是簡單的數據提供和統計匯總,而是要面向環境品質評價、環境容量測算、環境變化預測、環境績效考核、環境風險預警、環境監督執法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就是開展環境品質監測數據綜合分析。為此,他建議國家啟動“環境監測大數據工程”。

  在他看來,“環境監測大數據工程”的主要任務有兩個方面:一是利用物聯網、智慧傳感、雲計算等技術,構建環境監測資訊感知體系,實現定點採樣、自動監測、現場視頻、移動終端等各類監測設備的廣義互聯、資訊融合、實時接入和共用,並全面實現從監測數據到監測資訊的轉化。

  二是利用雲計算、數據挖掘、多元統計分析等技術,開發環境品質監測數據綜合分析工具與多維可視化表達工具,構建一體化環境監測大數據雲服務平臺,面向環保系統及全社會推出系列化環境品質監測綜合分析數據産品,並按各級環境管理部門與社會公眾需求提供雲端服務,包括環境品質多維查詢、動態分析、趨勢預測、綜合評估、風險預警、生活服務等,全面實現從監測資訊到監測服務的跨越。

  “環保部應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統一的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生態、污染源、噪聲、振動等監測技術標準規範,要求排污單位、各類監測機構統一執行,增強各部門監測數據的可比性;並建設環境監測資訊傳輸網路與大數據平臺,建立數據整合共用機制,各地環保部門也要做好轄區內監測數據的整合、共用與上傳。同時,依據新環保法建立統一的環境監測資訊發佈制度,由環保部門權威發佈環境品質、污染源監測等資訊,滿足公眾環境知情權益。”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説。

大數據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紫光股份 80.14 10.01%
2 東軟集團 15.94 10.01%
3 賽為智慧 18.52 9.98%
4 航太資訊 27.13 7.28%
5 天源迪科 17.00 6.25%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天夏智慧 12.58 -5.77%
2 上海鋼聯 74.30 -3.19%
3 美的集團 52.84 -3.10%
4 南威軟體 12.10 -2.97%
5 奧飛數據 75.28 -2.8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