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家科技獎首次核查項目經濟效益

  • 發佈時間:2015-06-25 05:46:0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6月24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宣佈299個項目通過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其中,自然獎46項、發明獎67項(含專用項目17項)、科技進步獎186項(含專用項目45項)。從6月24日起,通用項目將在科技部網站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公佈。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將首次掀起評獎專家的“蓋頭”來:公佈54個通用項目專業評審組的全部會評專家名單,同時給參評項目“對賬”,開展經濟效益真實性核查。

  今年評獎為何出此新招?對此,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主任鄒大挺表示,“公開是趨勢。公開的力度越大,引發的關注甚至異議可能會越多,但對於異議,我們會實事求是地處理,讓真正符合事實的異議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同時也不會讓一些好項目因惡意誹謗而受挫。這從我們歷年對異議的處理方式就能看出,有異議的項目中大約有一半會被淘汰,但也有一半能繼續參與評獎直到最終獲獎,這反映了國家科技獎評獎對異議的客觀態度。”

  鄒大挺説,針對科技界反映的項目應用情況不實、經濟效益虛高等可能存在的問題,獎勵辦今年組織開展了對項目直接經濟效益、應用情況的核查。截至6月2日,287個項目全部完成自查,相關材料全部上傳至評審系統,供會評專家審閱。1個項目因自查結果與原推薦材料存在較大差異,推薦單位主動申請撤回,不繼續參加會評。

  “這幾年,國家科技獎評獎改革年年都在推進,始終沒有停步。不同的改革措施都是圍繞問題導向。”鄒大挺説,因為申報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的項目都是偏應用型,專家在評審過程中會將這些項目是否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作為考量內容。但是,經濟效益特別是科技成果的經濟效益考核的難度相對較大,有的參評項目提供的數據比較真實,有的則不排除提供虛假或者不正確數據的可能,因此,在今年評選中首次嘗試核查項目的經濟效益。

  今年核查項目經濟效益將分為兩部分,一是自查,二是抽查。目前,自查工作已經完成,下一步將確定範圍進行抽查。據了解,以後科技項目在申報國家科技獎之前,就會被要求做經濟效益自查,真正實現技術內容和經濟效益考察並重。

  據介紹,今年7月份,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將組織專家開展對高等級獲獎項目和異議項目的現場考察。同時,將按行業、學科分類諮詢相關部門及社會學術團體的意見。經濟效益抽查結果、行業諮詢意見和專家考察組結論都將提交相關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國家科技獎最終獲獎名單將於明年年初揭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