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農業的五大流派及未來方向

  • 發佈時間:2015-06-24 11:0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文試圖總結五種網際網路+農業的主要流派,點評這些模式的優劣,為後來者提供直接的借鑒。

  1、 資本注入,強勢打造新型農産品品牌和影響力

  産品的附加值一直是國內農業發展中的痼疾,而農業企業多數都被成本與管理壓得抬不起頭來,很少有資源和能力去探索品牌化的成長道路。不過,隨著網際網路向農業領域的延伸,這些問題都開始得到解決,也出現了如褚橙、潘蘋果、柳桃這樣的高端農産品品牌,還有三隻松鼠、獐子島等果品海鮮電商品牌。

  更重要的是,一批有實力的網際網路企業也大力佈局農業,比如網易、聯想等等,有錢能使鬼推磨,何況是既有錢又有想法的網際網路巨頭。

  以聯想為例,資料顯示,聯想控股于2010年開始涉足現代農業投資領域,並於2010年7月正式成立農業投資事業部,2012年8月9日佳沃集團正式成立。公司當前聚焦于水果、茶葉等細分領域進行投資,“佳沃”藍莓每公斤定價超過500元。目前,佳沃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藍莓全産業鏈企業和最大的獼猴桃種植企業。

  聯想目前採取的方式未來肯定是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道路,通過資本注入和品牌塑造,網際網路企業與農産品結合起來,走上農業産業化的新道路。不過,這樣的道路也許只適合大型的網際網路公司,特別是屈指可數的這些國內IT業巨頭,而且風險系數很大,需要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和渠道佈局水準,否則易功虧一簣。

  2、 改造傳統,用網際網路思維創造農業經濟的線下體驗

  網際網路技術讓農産品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讓農業公司從中看到廣闊的“錢景”。比如,一些農業大棚通過物聯網實時監測,應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就能夠實現精準農業,能夠降低單位成本,提高單位産量。與此同時,還可以將大棚種植與農業體驗經濟結合,推出類似偷菜一樣的採摘體驗,如果再將社區經濟和社交應用結合起來,必然具有很好的未來前景。

  在移動互聯O2O的發展中,類似北京出現的農夫市集等從農戶到餐桌的農産品銷售日漸興起,而在去年獲得“全國移動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銀獎”的青年菜君,其以半成品生鮮電商為發展方向,用戶可以通過線上預訂、線下地鐵口自提的方式來購買半成品生鮮。

  當然,如今大紅大紫的網際網路金融也會對農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媒體報道,蘇寧眾籌頻道正式開賣漢源櫻桃,上線145分鐘就越過5萬元的門檻,當天認籌超過11萬元,相當於幫助果農賣出至少500棵樹的櫻桃。而螞蟻金服發佈的數據也顯示,過去一年,新增的農村餘額寶用戶超過2000萬,增收7億元。

  網際網路思維不是空的,在具體的地方會有具體的應用,在農業上更會有廣闊的前途,移動網際網路O2O和網際網路金融等都會在未來的網際網路+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3、 全面下鄉,涉農企業將渠道網路借助網際網路進行升級

  網際網路本質上屬於一種渠道,傳統企業可以借助這種渠道將原來難以組織的農村渠道組織起來,充分發揮互動性和高效率,這將讓很多傳統的涉農企業受益。

  比如,新希望是國內最大的農牧企業之一,2015年1月29日,公司同南方希望、北京首望共同出資設立慧農科技,將做強農業網際網路金融上升為企業的未來戰略之一。公司在已有的養殖擔保和普惠擔保金融創新模式基礎上,挖掘和整合各渠道資源,打造千企萬家互聯互通的農村金融服務網路,未來將業務延伸至農資服務需求、農村消費需求等。公司推出的福達計劃立志打造智慧服務體系,目前一期已經覆蓋3.9萬客戶,在掌握相關養殖場位置、欄舍狀況、養殖狀況、成本、行銷服務情況等基礎數據的基礎上,為公司提供針對性的行銷服務。公司即將開展的福達二期,將為養殖戶提供針對性的技術服務,提升養殖戶的養殖效率,打造智慧化行銷服務體系。

  4、 網路下沉,電商巨頭搶灘農村市場“第二戰場”

  在網際網路+農業大潮中,電子商務企業自然是排頭兵。數據顯示,2016年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4600億元,誰也不想掉隊。

  資料顯示,去年以來,商務部已會同財政部在河北、河南、湖北等8省56縣開展了綜合示範工作推動阿裏、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商和許多快遞企業佈局農村市場,鼓勵傳統的供銷、郵政等實體企業在農村積極嘗試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目前,有24個省市31個地縣在阿裏平臺設立了“特設館”,在淘寶網正常經營的註冊地為鄉鎮和行政村的網店更是達到163萬家,其中經營農産品的網店已經接近40萬個。阿裏現已啟動“千縣萬村計劃”農村戰略,未來三至五年內將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截至目前,京東已開業26家縣級服務中心,招募了近2000名鄉村推廣員。目前“村淘”已進駐全國8個省區市,覆蓋13個縣、295個村。2015年,京東電商下鄉的總目標是新開業500家縣級服務中心,招募數萬名鄉村推廣員。

  電子商務企業在農村的發展是網際網路+農業的重要內容,但如何將農産品賣出去讓農民增收一直是難以解決的大問題,誰率先找到出路誰就能獲得農民的喜愛。

  5、 紮根基層,細織渠道打造農村行銷根據地

  從全國來看,中國移動很早就開始的農信通借助運營商的渠道曾取得不錯的市場結果,中國電信的資訊化農村建設也在很多地方獲得農民的歡迎。現在,各種各樣的農村網站也在興起,全國涉農的網站已經超過了3000個,村村樂、萬村網、三農網、新農網、村村通網等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資源。據報道,村村樂網站的估值已經超過10億元。

  很多城市人對村村樂這樣的網站都並不關注,可在廣大農村市場卻已經紮下了根,並被戲稱為全國最大的刷墻公司。農村行銷最主要的資源,可以説是村官、能人和小賣部,而這些資源也構成了農村資訊網站的爭奪的最核心資源。

  據報道,村村樂的模式是,先是招募20余萬網路村官、能人,然後利用農村的骨幹力量線上下做農村市場的推進。推廣模式主要是進行路演巡展、電影下鄉、文化下鄉,佔據村委廣播、農家店、農村旅遊、農村供求等主根據地,甚至還會提供農村貸款與農村保險理財。村村樂還整合農村的1萬餘家小賣部,通過為小賣部提供免費Wi-Fi和在電腦上安裝一套管理系統,收集數據,幾乎就等於進駐了1萬個鄉村,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取得了初步成功。

  農村市場非常廣闊而分散,需要長期的紮實的工作來穩步推進,而且,農村市場的渠道具有很強的排他性,誰先站住了就會擁有先發優勢,後來者的成本會很高,所以,擁有網際網路上的農村渠道網路資源,就等於掌握了農村網際網路發展的關鍵點,未來可以大展拳腳。

  以上總結的五種網際網路+農業的商業模式未必全面,但基本概括了目前具有可落地執行的基本策略。不管是大型的網際網路公司,還是涉農的強勢企業,甚至僅僅在農村成長起來的農村資訊網站,農村的廣闊天地,都是大有可為。唯一需要牢記的是堅持堅持再堅持,農村市場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作者 馬繼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