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財富管理迎來黃金時期供需平衡待完善

  • 發佈時間:2015-06-21 09:15: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張旭東、李寒芳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中國財富管理迎來黃金時期 供需平衡待完善

  新華網青島6月21日電(記者張旭東、李寒芳)海內外金融機構和財富管理機構高管、金融領域專家學者等千余人日前齊聚2015青島·中國財富論壇。專家在論壇上指出,中國財富管理迎來黃金髮展時期,但由於發展時間較短,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巨大缺口,亟待建立業態多元、多層次的財富管理市場。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説,中國的金融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日臻成熟,財富管理熱潮方興未艾。大型企業集團越來越多地依賴債券、股票等直接融資工具,居民財富結構也從單一的儲蓄存款更多地向理財、基金、股票、債券、保險等領域配置。

  “以工商銀行個人客戶理財與儲蓄存款比例來看,幾年前是1:9,現在變成3:7。我們判斷,也許不到5年時間,就會演變成5:5。這些數字充分説明,中國財富管理已邁入黃金髮展期。”姜建清説。

  論壇提供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財富管理規模達到了創紀錄的68.7萬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100萬億美元大關。今年一季度,中國財富管理規模首次突破65萬億人民幣,預計2017年中國家庭財富將達到38萬億美元,中國財富管理規模在全球屈指可數。

  專家指出,當前中國經濟進入調整期,實體經濟領域的新主體、新業態、新動力加快孕育,為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創造出新需求。中國資産證券化已增長至3300億元,國家推介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這些投融資機遇聯接中國財富管理供需兩端,既為財富管理資金流向提供了蓄水池,又將社會財富積累轉化為有效投資。

  姜建清認為,中國財富管理在新時期呈現出新特點。伴隨著財富迅速增長,無風險收益率持續下降,人們的風險偏好産生了差異,從更多關注資本獲利,轉而更加冷靜地關注資産組合安全性、收益性與流動性的平衡,增值、保值、避險、傳承和公益等訴求更趨多樣性。

  此外,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崛起,財富管理線上標準化、自助化與線下個性化、專業化呈兩極分化態勢,未來大眾理財産品多數會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産品。在網際網路金融模式下,財富擁有者較多地掌握了資訊主動權,這對財富管理機構更快捷、更便利、更匹配性聯接投融資雙方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認為,雖然中國社會公共財富管理意識和財富管理需求明顯增強,但從金融供給角度看,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發展時間較短,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缺口。

  部分與會專家指出,現有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産品很難滿足風險偏好、投資偏好和收益要求多元化的市場需求,這導致財富配置過度集中在房地産或現在的股票市場,要麼造成財富管理低效化,要麼産生資産泡沫化。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普彼德·吉爾同樣指出,中國城市化進程非常快,城市化必將影響財富管理風險。控制風險就不能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而要注重推出多元化産品,以此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專家表示,中國應建立一個業態多元、多層次的財富管理市場。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需要建立一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作支撐,提供多樣化投資工具,更好地匹配個性化市場需求。現在的眾籌等網際網路金融,正成為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補充。

  隨著人民幣可兌換項目的推進和人民幣國際化水準提升,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將進一步融入全球市場,境內居民和機構也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配置財富,實現財富管理國際化。專家指出,中國應為更加開放的財富管理市場做好準備,科學引導境內居民的海外財富配置及境外機構、個人在國內的財富配置和金融産品發行。

  潘功勝認為,要培育更多成熟、具有實力、富有競爭力的機構投資者進入財富管理市場,與個人投資者形成多樣化的財富管理業態;打破剛性兌付,培育“投資有風險、責任應自當”理念,規範財富管理産品發行人經營行為,完善産品和投資者分層制度,加強資訊披露,提高透明度。

  “財富管理跨行業、跨市場特徵日益明顯。因此,風險的外溢性和傳染性也很強,需要在機構綜合經營和監管體制之間做出前瞻性安排。監管政策取向、業務標準規則應大體一致,不能對不同市場主體監管標準寬嚴不一,防止監管套利。”潘功勝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