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雲錦“活在當下”

  • 發佈時間:2015-06-21 05:51:3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件西漢文物複製品素紗禪衣僅重49.5克,卻足足用了13年才完成;一件暗紅色,標記著“明·織金壽字龍雲肩通袖龍欄粧花緞襯褶袍(複製品)”的龍袍款式奇特,除了寬袖之外,下襬竟然做成百褶裙式樣,原來這是供皇帝騎射和狩獵時穿的騎射服……在位於江蘇南京雲錦研究所二樓的南京雲錦博物館內,歷代絲綢文物複製精品和雲錦粧花各類花色品種的展示,讓參觀者為之驚嘆。

  作為新中國第一家工藝美術類研究所,南京雲錦研究所于1957年成立。數十年來,南京雲錦研究所對中國古代絲綢織錦絕品進行深入研究,成功複製了大量珍稀絲綢文物,不斷挖掘、整理、保護雲錦工藝,使雲錦這門古老的工藝從瀕臨失傳的險境回轉,並得到傳承與創新。南京雲錦研究所也因而發展成為集雲錦開發研究、技藝保護、展示銷售、傳承傳播、旅遊于一體的雲錦技藝保護基地、雲錦文化産業生産基地和文化旅遊基地。

  南京雲錦研究所曾經一度門庭冷清,僅有的兩三台織布機也是落滿塵埃,甚至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但隨著南京雲錦木機粧花手工製造工藝于2006年5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南京雲錦技藝于2009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南京雲錦産業受到國內外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今,所裏的100多臺織布機天天開動,織錦工人也從過去的寥寥10來人增加到目前的100多人。與此同時,每年的效益也在遞增,2014年銷售額達到7000萬元。”南京雲錦研究所所長王寶林説。

  記者在南京雲錦博物館看到,南京雲錦由兩個人在長5.6米、高4米、寬1.4米的大花樓木織機上相互配合而織就。織造時,樓上拽花工根據花本要求,提起經線,就像在電腦的鍵盤上編程,而樓下織手則根據“程式”,對織料上的花紋粧金敷彩,拋梭織緯。儘管兩人配合默契,但每天也僅能織出5釐米左右雲錦。為保護與傳承雲錦技藝,“中華老字號”南京雲錦研究所于1982年創建了雲錦“吉祥”品牌。“吉祥”雲錦涵蓋高端服飾定制、經典廳堂裝飾、實用會務禮品、旅遊紀念禮品4大系列,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市場需要。“目前,雲錦‘吉祥’牌商標已在台灣地區和香港地區註冊,並成功在瑞士、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等國進行了馬德里國際商標註冊。截至目前,南京雲錦研究所共擁有外觀設計專利38件,發明專利3件,還擁有著作權50多項。”王寶林介紹説。

  申遺成功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南京雲錦傳習基地于2009年6月在南京雲錦研究所揭牌,這是中國非遺保護中心在全國建立的第一個傳習基地。目前,南京雲錦技藝的傳承機制已初步建立,南京雲錦研究所作為雲錦項目保護責任單位,已經確認的代表性承傳人有24人,其中,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名,江蘇省非遺傳承人2名,南京市非遺傳承人4名。

  在傳承技藝的同時,南京雲錦研究所積極促進雲錦織造技藝走出國門。2010年,挪威北歐中國聯絡中心需要恢復當地一台十八世紀的夏卡織機生産功能,以及組織雲錦染織表演,該所派出相關技術人員和表演人員在挪威北歐中國聯絡中心工作近3個月,圓滿完成相關任務。2012年,為慶祝中德建交40週年,中國文化部在德國主辦了“中國文化年”活動,南京雲錦代表中國文化赴展,以“合作與對話”為主題,促成了中國的文化機構和藝術團體與德國40多個文化機構直接合作。2014年春節期間,南京雲錦研究所的模特在加拿大多倫多“歡樂春節—南京文化周”訪演活動中進行了雲錦服飾表演,為深化中加文化交流合作做出了貢獻。今年米蘭世博會期間,7月7日至13日,南京市將在米蘭舉行以“雲之秀城之美”為主題的“南京周”城市推介活動,其中南京雲錦研究所織造的首幅雲錦油畫作品《蒙娜麗莎》也將亮相。

  但是,目前雲錦産業仍存在實用性不強、市場知名度不高、産品品質參差不齊、傳承後繼乏人等問題。據記者了解,現在全國真正懂雲錦技術的專業人士不過50人,歷史上曾出現過的部分技藝和雲錦品種,如明代《天水冰山錄》中記載的粧花絹、粧花綾等名貴品種的織造方法現已失傳。在南京雲錦研究所藝術總監郭俊看來,傳承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過度依賴電腦設計。原來,在雲錦織錦之前還有幾個鮮為人知的核心步驟,首先便是設計,由設計師將作品所包含的各個元素通過線條表現,繪製成細緻的白描稿,並進行描圖、上色,這項工作叫做“意匠”。“畫圖都是今天畫好了,第二天又有新想法,再改。這樣反覆修改出來的,才是真正的設計。”郭俊説。

  現在,不少業內人士採用電腦設計雲錦作品。“沒有意匠,怎麼做得出雲錦?”郭俊直言,雲錦藝術之根本立於傳統。雲錦不是簡單的一匹布,而是一種文化,文化的傳承要比織造工藝的傳承重要得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