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鯉城手繪才子:用手繪的方式留住泉州老風情

  • 發佈時間:2015-06-19 14: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閩南建築是泉州留給人們的第一深刻印象,那麼泉州的這些閩南民俗文化,就是讓人們愛上泉州的理由”,此前施並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這樣談到。

  

  手繪創作中圖片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提供

  作為“2015年文化部文化産業創業創意人才扶持計劃”的入庫人才之一,施並招以一手精妙絕倫的手繪技藝讓人眼前一亮。“愛泉州,愛校園,愛手繪”,身為一位年輕的85後大學老師,施並招一直以來都在用手繪來描繪泉州風情。他説,他時常出去旅遊,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深入了解當地的建築和民俗景觀。不過,作為一個泉州人,他最喜歡的還是泉州本地的紅磚白石與燕尾飛脊。

  近年來,施並招在教學授課之外,先後創作百餘張畫作,這些畫作創作靈感大部分源於泉州。在這些作品中,既有拍胸舞、木偶戲、宋江陣、踩街活動等泉州民俗文化活動,又有泉州海交館、老君岩、東西塔等泉州古建築與人文景觀。施並招用這些頗具靈性的手繪創作生動地展現了泉州地域文化特色。據悉此前他曾花費足足3個月的時間,來創作一幅長達6米的手繪長卷《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畫説閩韻》。

  

  泉州文化民俗長卷節選圖片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提供

  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産業頻道記者了解,施並招目前的創作方向主要是建築、景觀、室內的手繪圖,大學時讀的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後來因為工作上建築繪圖的需要而接觸到手繪,從此以後就慢慢就愛上了它。當被問及為什麼會用這種費心勞神的方式來表達泉州獨特的地域文化時,施並招告訴中國經濟網文化産業頻道記者,隨著城市文明的不斷發展,一些古老的泉州建築正在漸行漸遠,一些民俗也因為時代原因開始被慢慢冷落。他希望能夠通過畫作這種接地氣的方式來留住大家心目中的老泉州,留住這種淳樸的民俗風情。他説,“民俗需要大家的保護和傳承,雖然泉州已經被評為‘東亞文化之都’,但是保護不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每個泉州人的責任”。

  為了更好地宣傳泉州文化,施並招先後自費將手繪圖案做到明信片、茶杯、T恤、抱枕上。他同時也希望今後可以借助更加多元的表達方式和藝術載體,來推廣泉州的旅遊文化。“如果政府能夠在這方面給予更多幫助,或是有其他社會企業資金的注入的話,相信效果會更好”,施並招補充説道。

  採訪過程中,施並招告訴中國經濟網文化産業頻道記者,今後他還打算繼續在風景園林、城市規劃等方面進行求學深造,並希望以此來尋找更多解決當下建築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方式。身為老師的他還強調,隨著當前年輕消費群體需求的不斷變化,在今後的教學中,他也會告訴學生要轉變設計思維方式,不斷創新引領新的消費趨勢,爭取能夠設計出更多適應市場的創意産品。

  相關作品欣賞:

  

  老君岩圖片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提供

  

  清真寺圖片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提供

  

  鄭成功雕塑圖片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提供

  

  安海龍山寺圖片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提供

  

  德化陶瓷圖片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提供

  

  南音圖片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提供

  

  仙公山圖片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提供

  

  拍胸舞圖片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提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