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學生創新創業需明確兩個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6-19 07:33:30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義昆

  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審議通過,各地各部門的助推舉措也在不斷出臺——這的確是年輕人創業的最好時代。

  大學生創新創業已經成為各大高校的年度工作重點,並在制訂計劃採取措施大力推動。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先後留意過武漢、成都、西安等高校雲集的城市對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應當説,在大學生創新創業這一條道路上,各地均在不斷鬆綁制度限制、加碼政策利好。

  但大學生創新創業之路上尚有兩大疑問。一些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還是比較模糊,有的學生甚至發出了“不知從何著手”的感嘆。這裡需要回答的是:什麼是創新創業?譬如,有不少學生將送外賣、發傳單、在宿舍幫人理髮等兼職與創新創業劃為等號。我們鼓勵學生自食其力,但這些只能算層次不高的重復勞動。若認知有偏差,創新創業只會淪為畢業生就業難的藉口。另一方面,創新創業的風險性不言而喻。目力所及,受年紀、閱歷、資本積累等限制,大學生的抗壓性、抗風險能力稍顯不足。這牽涉到另一個問題:萬一失敗了,他們該怎麼辦?這是涉及到如何提升成功率、保護學生利益。

  現在看來,未來要做的應是政府、高校與民間如何形成合力,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初始階段提供更多的智力服務,進一步廓清創新創業的內涵:在形成“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社會共識之外,還應有合理的托底機制,減少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後顧之憂。

  具體來説,就是要明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方向,打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最後一公里”,讓每一個主體都能在創新創業中找到位置、發展前景,讓每一個失敗者都有可以退守的港灣。這首先需要各級政府落實中央精神與政策,打破體制堅冰,讓創新創業的實惠最終能被參與者享受。其次,各個地方與高校,要結合自身的特色或專業,挖掘創新創業的新增長點,為創新創業者提供具體而微的支援。再者,讓每個參與創新創業的大學生都有進退的空間,當然,這需要更為精細的政策考量。

  創新創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它不會只是“一陣風”。創新創業有其自身規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個地方與高校在推動創新創業時,不能指望立竿見影,應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作者係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時評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