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收益偏低 流動性差 首期大額存單成交不及預期

  • 發佈時間:2015-06-17 06:06: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6月15日,9家商業銀行正式推出了首期大額存單。從發行情況看,産品並未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以浦發銀行為例,其個人大額存單一年期發行規模為50億元,利率3.15%,募集週期為:2015年6月15日(9:00至17:00),截至當日16:40,50億元規模仍未售完。

  成交不旺究竟為何?《經濟日報》記者採訪分析人士後發現,利率優勢不明顯、流動性差是兩大主要原因。“各家銀行推出的大額存單普遍選擇在央行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0%,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並不大。同比于當前銀行理財5%左右的預期收益和貨幣基金4%左右的7日年化收益率,大額定單的收益偏低。”銀率網分析師閆傑表示。

  與此同時,對於首期發行的大額存單,各家銀行都限制其不可轉讓,只可以提前支取,而且多數銀行規定只可全額或部分提前支取一次,部分提前支取後所剩金額不得低於起點金額。在此情況下,除了利率比普通定期存款多上浮10%外,在提前支取次數上還差于普通定期存款,流動性反而不如普通定期存款。

  在正式發行前就備受關注的大額存單的競爭優勢在哪?眾祿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晶表示,相比目前銀行理財産品、貨幣基金等其他理財工具,大額存單雖然收益相對較低,但是在安全性上更勝一籌,對追求安全性的客戶來説,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此外,業內人士表示,流動性差的原因主要是大額存單的轉讓市場和平臺還沒有搭建完善,不能轉讓只是暫時的,後期會得到改善。“流動性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問題。待市場成熟後,對於中高凈值個人客戶來説,可以根據自身對資金流動性的要求,在銀行理財和大額存單之間選擇適合自身的投資産品。”閆傑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