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連藝術家談當代藝術如何切入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6-17 05:33:00  來源:大連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沈璇 徐鵬雲

  “重生”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理上的

  據了解,本次展覽共展出劉思彤、張文、沈凡三位遼寧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5屆綜合繪畫專業碩士研究生的50余幅作品。 其中劉思彤的作品強調藝術創作即發現“生命”,劉思彤喜歡將生活中的廢棄材料進行拼貼,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和力量,創作出系列綜合藝術作品;沈凡則表示創意無處不在,她的《新年畫》系列作品打破了傳統年畫,《無極》利用了黃色和紫色的對比,在視覺上有著強烈的衝擊感,並通過圖形大、小的排列,表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思想;而張文則希望通過作品表達強烈的色彩和材質感以及微觀的世界。

  作為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大連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遼寧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大連日報·佳畫壹號店》藝術委員韓高路也對本次展覽有深刻理解。他表示,本次展覽的主題“重生”並不是生理意義上的,而是指心理層面,“沈凡、張文和劉思彤分別來自河南、山東和黑龍江,不同的地域孕育了她們不同的個性和表達理念,隱喻了各自的心理活動。”韓老師説,教育也正應如此,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將來才能走得更遠。

  本次展覽將持續到7月5日,不妨一起去探索藝術,在藝術探索中“重生”。

  藝術創作是思想與做人姿態的體現

  藝術創作伴隨著強烈的心理活動,是一件極其複雜而又艱苦的勞作;藝術創作需要用心去堅守,在不斷探索、否定,再探索、再否定的過程中,掙扎、蛻變尋求著絲絲生機;藝術體驗、構思、傳達的相互交織、融為一體,可以達到“重生”的境界;藝術追求可實現“重生”。本次展覽同時推出主題研討會,三位展覽“主角”及來自大連美術界的多位藝術家濟濟一堂,紛紛就藝術創作發表各自看法,廣大藝術愛好者不妨借此了解藝術創作的真諦。

  當代藝術要切入時代,多關注自己周邊的環境和現今所處的社會,發現其中有關聯的信號。

  ——石峰(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大連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大連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青年藝術家在藝術創作時,應該“把粗糙變得精緻”,“走出校門,才能知道未來的路在哪”。

  ——王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大連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大連美術館館長)

  “重生”就是否定、參照,再否定、再參照,無限迴圈反覆對藝術追求的過程。

  藝術創作不能被動,要主動思考,作品應體現出自己的思想和做人的姿態。

  ——常慶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大連市文廣局創作室副主任)

  三位同學對藝術的實驗精神難能可貴,藝術就應該探索、發現新的可能性,並將這些新的可能性轉換成藝術語言。

  當代藝術離我們非常近,而影響我們藝術創作的,或許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

  ——張濱(遼寧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大連分會主席)

  技術的欠缺是可以彌補的,思想的進步是可貴的,藝術創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孫大志(青年藝術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