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如何深挖農村藍海

  • 發佈時間:2015-06-15 09:32:29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農村市場的消費潛力得到釋放,農村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名義增速連續三年超過城鎮,農村消費佔總消費的比重繼續提升。與此同時,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電子商務正在轉變農村的消費和流通模式。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下,如何開闢並拓展農村的巨大藍海?

  1、農村物流:無縫對接電商

  【案例】

  “在微信朋友圈賣荔枝,本地七八元一斤的荔枝能賣到15元,最高等級的荔枝發到華東地區,130元一斤包郵。”在廣東省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村民何國標通過村級快遞便民攬收點發貨,將當地最有名的貢園荔枝銷往全國。“以前靠批發商收購,價格最低時被壓到幾毛錢一斤。”何國標告訴記者,現在送到附近的快遞網點,可以直接賣給電商,當場現金結算。

  茂名荔枝歷史悠久,著名的“妃子笑”便出自這裡,高州的根子鎮還被稱為“中國荔枝第一鎮”。“我們根據‘鄉鄉有網店、村村通快遞’的發展目標,鼓勵快遞企業先下到鄉鎮設點,提供快遞服務,重點下到名優土特農産品産量多的鎮村。”茂名市郵政管理局局長陳昌永告訴記者,“快遞下鄉”使得荔農改變了原有的銷售方式,部分果農從中間商代銷變為自産自銷,走出了“果賤傷農”困局。

  據統計,今年1至4月,廣東完成快件收投近21億件,以單筆快件貨值160元計算,廣東快遞業承載了3360億元貨值的物品寄遞。“廣東已建立快遞農村服務網點1700多個,覆蓋超過800個鄉鎮,鄉鎮覆蓋率超過70%。快遞業已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溫度計’和‘晴雨錶’,要提高快遞‘向下’進程的深度,積極升級消費引擎。”廣東省郵政管理局局長江明發説。

  在荔枝上面放幾包冰袋,先裝進泡沫箱,再裝進標有“鮮果冷鏈專遞”的藍色紙箱——這便是順豐速運今年保鮮的“秘密武器”。茂名地區順豐負責人陳沛華説:“我們全程使用冷鏈物流和航空物流,縮短水果運輸時間。今年,各地的消費者在24-48小時裏都吃到原汁原味的新鮮荔枝。”

  國家郵政局透露,到2020年,我國要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的目標。今年,茂名市設立了150多個村鎮便民快遞攬收點,方便村民就近寄遞荔枝。從5月下旬至今,茂名市的快遞企業已累計收寄荔枝快件5萬多件,總量達300多噸。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配送路線長、市場集中度低等問題,農村市場的物流快遞發展相對緩慢,大大制約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村消費者即使有網購需求,但考慮到快遞配送的不便利,這種需求往往會被限制。

  “我國農村市場消費潛力巨大,然而農村基礎流通設施相當落後,這制約了農村消費潛力的釋放。因此,完善農村基礎流通設施,轉變落後流通方式迫在眉睫。”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表示,目前,農産品電商做得好的多是一些特色穀物類農産品,這些産品的保存、配送相對簡單,可以通過普通快遞及郵局發出。但是生鮮類農産品的電商做得就比較少,主要是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

  日前,商務部發佈了《“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力爭在1-2年內實現在全國創建200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綜合示範縣,示範縣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在現有基礎上年均增長不低於30%。目前,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在河北、河南、湖北等8省、56縣開展了“電子商務進農村”。

  2、網際網路+農村:産業線上化就業本地化

  【政策】

  5月7日,國務院正式出臺了《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強調要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並且鼓勵農業生産資料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意見》提出,加強網際網路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引入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等現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研究制定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出臺支援政策措施。

  專家認為,農村電商及本地服務的藍海,不只是在於農民的購物需求,更在於農民的銷售需求。也就是説,農村既是農村電商的需求産業鏈下游,又是最原始的供應産業鏈上游,這是一種雙向的商業供需模式。相比于網際網路激發的農村消費,網際網路也正在通過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農村與城鎮在資源和産品的流通上的地位趨於均衡。

  自“快遞下鄉”後,廣東茂名的果農開始“另辟蹊徑”。家裏有著20-30畝果園的邱勇欽還是位淘寶賣家。“經銷商收購的價格是一塊多,我在淘寶上可以賣到五六塊,當然願意自産自銷了。”邱勇欽説,目前他在網上開賣的桂味荔枝的價格是6斤包郵118元,目前已經銷售了800多箱,而他的預計目標是每月達到1500箱。

  據茂名市副市長梁羅躍介紹,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有村民4700多人,往年靠賣荔枝的收入為五六百萬元,而隨著快遞下鄉與電商無縫對接,新的銷售渠道逐漸在農村興起,今年該村的荔枝收入有望達到七八百萬元。

  阿裏研究院《2014年度阿裏農産品電子商務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2014年年底,阿裏零售平臺上經營農産品的賣家數量為75萬個,相較2013年增長61%。同時,阿裏零售平臺上註冊地址在鄉鎮的農村賣家達66萬個。與此對應,農産品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也再創新高。2014年,阿裏平臺上完成農産品銷售483億元,較2013年增長70%。2010年至今,阿裏平臺農産品銷售額的年均增速為112.15%。

  “網際網路正在使得農村消費都市化、産業線上化和就業本地化。”阿裏研究院《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4)》指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使得創業氛圍和産業輻射更強,對於農村創業和就業都形成了強大的拉力。同時,電子商務對當地傳統産業的滲透率和改造能力也更強。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前透露,目前,全國涉農的網站大概已經超過了3000個,農産品網路零售額達到1000多億元。沈丹陽表示,目前商務部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重點將集中在對農村傳統流通網路進行資訊化改造,建設農業生産資料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農産品電子商務,以及拓展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領域等四個方面。

  3、農村消費:藍海潛力顯現

  【數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2.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26368億元,增長11.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6027億元,增長12.9%。

  從以上數據看,雖然絕對值上仍與城鎮消費有較大差距,但在名義增速上,這已是農村消費連續三年超過城鎮。

  “從去年農村消費增長的月度數據來看,農村消費增速較高的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呈上升的趨勢,農村消費對總消費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趙萍表示,在穩增長的背景下,要發揮“三駕馬車”特別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穩住農村消費其實就是穩住了總消費的增長。

  當前,農村已成為我國消費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9892元,收入增幅連續第5年超過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09年的3.33:1降至2.92:1。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近年來我國電商消費市場的爆髮式增長。電商覆蓋較低的農村,將隨著與電商的深入推進,步入疊加式增長的“網際網路+農村”消費時代。

  2015年1-4月份,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0.3%,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9.9個百分點。此前的2014天貓雙十一交易額中,農村的消費佔比達到10%,佔總額比重也在持續擴大。《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4)》預測,農村的網購消費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2014年達到1800億元以上,而在未來的2016年,這個數字會迅速擴大為4600億元。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的最新報告,截至2014年12月,農村網民規模達1.78億,佔全國網民比重為27.5%。相比于農村網路消費僅佔全國網路消費一成左右的比例,這個比重也預示著農村電商發展的巨大潛力。

  趙萍認為,農村年輕消費者對新生事物和新産品的接受意願遠遠強于城市,農村對電商的接受意願也強于城鎮。事實上,農村電子商務的潛力已經顯現。在近兩年的大型電商促銷活動中,農村市場顯示出強大的網購能力。因此,國內大型電商企業阿里巴巴、京東等已經開始搶佔農村市場,以進一步挖掘農村的消費潛力。(記者陳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