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持之以恒推進農業“綠色化”——湖北省農業生態環保實踐紀實

  • 發佈時間:2015-06-12 11:32: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夏收油菜,湖北省監利縣程集鎮三橋村村民唐敦軍用上了新買的收割機,秸稈就地粉碎後直接還田;京山縣曹武鎮五福村的程仕軍發起成立新能源利用專業合作社,大量收購周邊農戶的農作物秸稈,經過風乾、粉碎、壓塊等工序後,製成生物質固體燃料、動物草粉飼料,産品面向全國進行網上銷售,銷路很不錯。

  從今年5月起,湖北省人大出臺《決定》“在全域露天禁燒秸稈”,意味著湖北農業環保事業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近年來,湖北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自然資源過度消耗,內源、外源污染疊加導致農業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農業可持續發展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對農業部門來講,既要抓好生産,又要搞好資源節約和農業污染減排與防治,二者不能偏廢。要多管齊下,持之以恒推進農業‘綠色化’。”湖北省農業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鄧幹生介紹説,農業部及相關司局領導多次到湖北調研農業可持續發展,湖北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對農業環境保護給予了高度關注。當前,群眾對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要利用社會普遍關注的有利時機,搶抓機遇,不斷推動農業環保工作深入開展。

  科學立法明確地位,依法解決農業生態環境問題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這為推動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湖北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站長甘小澤看來:“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環境問題,除了應用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技術手段外,還需要科學立法,依法管理農業生態環境、依法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相對來説,農業環保受到的重視程度、扶持力度較弱。各地機構不健全,缺人員、缺經費、缺手段的現象十分普遍,已成為制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深入開展的重要瓶頸。

  2006年,根據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形勢的新要求,湖北農業環保站組織力量,對《湖北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進行了修訂。以地方性法規授權的形式明確了農業環保機構的法律地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在職責範圍內負責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具體監督管理工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機構必須嚴格履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職責”。

  近20多年來,由湖北農業環保站主持或參與制定、修訂了12部與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相關法規,力求在法規中充分體現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要求,明確農業部門在農業環保方面的職責,為農業環保體系建設提供法制保障。目前湖北省大多數市、縣均已建農業環保站,總數達86個,農業環保專業技術人員達460余人。

  2014年,湖北全省農業環保部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調查處理農業環境污染事故123起,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670萬元,用法律武器維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

  打響防控外來入侵生物的攻堅戰,保護生態安全

  水花生原本作為飼料引入到國內,在湖北省大部分地區已成為優勢種群,僅荊州市水花生發生危害面積就在30萬畝左右。水花生危害重,防治難。農民現階段主要採用人工滅除和化學防治兩種方法,不僅費用高,污染環境,而且滅而復生,已成為湖區廣大農民在農業生産中非常頭痛的事。

  在農業部科教司資環處、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的支援下,湖北先後在荊州市、宜昌市等地開展了“水花生葉甲生物防治”示範工作,並舉行了針對水花生等外來入侵生物的現場示範滅除活動。

  “開始我們還擔心葉甲為害莊稼,現在看來擔心是多餘的,莊稼上一個葉甲也沒有。”荊州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杉木橋村民蔣四兵説,“真沒想到這個蟲子的威力這麼大,半年就將溝裏的水花生吃光了,太神奇了!以後就不用打撈水花生了。這樣的好項目以後要多推廣一些。”

  荊州的試驗與示範證明,水花生葉甲專食性強,見效快,葉甲所到之處的堰塘、農田溝渠等水域水花生在半個月內完全被吃光直至枯死,與物理防控和化學防治比較優勢明顯。據匡算,機械剷除和人工打撈每畝成本500元以上、化學防治150元左右,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平攤到每畝僅10元費用。

  2014年,湖北各級農業環保部門在咸寧、興山、黃岡等地重點開展水花生、福壽螺等重大危險性外來入侵生物的集中滅除,滅除面積達12萬畝。在江漢平原、鄂東、鄂南等區域建立豚草、水花生、水葫蘆綜合防治示範點30個,防治示範面積達到6.67萬公頃。目前湖北全省已建有水花生專食性葉甲繁育基地12個,其良好的滅除效果解決了水花生滅除的一大難題,深得基層幹部和農民朋友的歡迎。2015年湖北將再建5個繁育基地,進一步擴大水花生生物防治規模。

  開展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助推農業發展方式轉型

  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是全國性難題,也是世界性難題。湖北是一個農業大省,以全國3%的耕地面積生産了全國8.4%的稻穀、6.3%的棉花、10.3%的油料、5.4%的豬肉和18%的淡水水産品,每年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糧棉油、畜禽及水産品,併為全國4.4%的鄉村人口提供了生産和生活空間。然而,湖北的畜禽養殖、淡水養殖污染、農村生活污染等,也相對比較嚴重。

  由於化肥、農藥、農膜等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加之規模養殖化比重迅速提高等原因,導致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傳統的農家肥原料變成了水環境的污染物。

  “面對當前農村環境污染的嚴峻形勢,湖北農業環保工作要貫徹省委提出的綠色決定生死的發展戰略,圍繞現代農業發展,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型,走生産發展與資源互不干涉保護並進的路子。”甘小澤介紹説,去年,湖北省農業環保站組織了第二次全省農業面源污染狀況更新調查,隨時掌握面源污染現狀和變化趨勢。與此同時,堅持走監測研究與治理並舉的路子,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開展農藥管理與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配合水産、畜牧、環保等部門制訂2014年農業減排方案,大力發展農村清潔能源入戶工程。通過45個部級美麗鄉村創建,取得了豐碩成果,有效解決示範村生産生活的污染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