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是隔靴搔癢?還是捅破最後一層紙?

  • 發佈時間:2015-06-12 07:34:06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聲勢浩大的銀行大額存單終於來了。只是,在牛市“提款機效應”面前,3.15%的年收益率顯得未免寒磣了些。

  隨口問了幾個身邊的同事,炒股的人個個對此嗤之以鼻,不在股海沉浮的人,反倒是注意起這樣一個安全性高如銀行定存的産品。

  同樣的金額,和定期存款相比,大額存單無論從收益還是靈活性都勝出。和理財産品相比,大額存單有著銀行理財産品不具備的附加功能。從收益率上看,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相對於以往的定期存款其優勢在不斷喪失。其次,大額存單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轉讓,具有極強的流動性。最後,大額存單功能多樣化,不僅可作為出國保證金開立存款證明,還可用作貸款抵押。

  而在餘額寶之類的“寶寶類”貨幣基金産品收益每況愈下之時,大額存單也沒有差到羞于見人的地步。正因如此,某銀行相關負責人才有底氣説,省級分行額度只有20億元,估計很快就會被搶購一空。

  只能説,大額存單的推出,對於保守型投資者來説,確實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安全性肯定沒得説,收益麼馬馬虎虎還説得過去,實在有急事了拿出來也方便。但對於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來説,大額存單顯然對他們沒什麼吸引力,收益是最大的硬傷,尤其是在股市和P2P産品收益高高在上的情況下,大額存單的推出顯得有些尷尬。但對那些要兼顧“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等財務要求較高的大型企業來説,大額存單仍不乏吸引力。

  不過,大額存單正式上市,對於銀行業來説卻意義非凡。

  今年6月2日央行發佈《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加上已于5月1日起實施的《存款保險條例》,與利率市場化相關的制度基礎和負債工具創新已基本到位,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已接近尾聲。而利率市場化的最後一步,就是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此次包括國有銀行在內的幾家大行同時推出大額存單,被認為離存款利率完全市場化只剩下最後的“一紙之隔”。

  與傳統存款相比,大額存單顯然更具“市場化”的味道。在期限結構上,此次推出的大額存單包括1個月、3個月等9個品種;在定價方面,固定利率存單採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計息。

  可以説,大額可轉讓存單是一個雙贏的産品。大額可轉讓存單市場形成後,銀行體系多了一個管理流動性的工具,可以降低利率全面放開後的風險,投資者既可以享受較高的利率,又可以在缺錢的時候進行轉讓兌現。

  當然,在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下,從監管部門到行業研究人員,都希望利率呈現差異化,銀行存款利率也會出現靈活調整的情況,不僅會有上浮的情況,更有可能出現下浮。雖然存款利率沒有完全放開,但實際上存款利率已經實現了市場化。只是,央行目前存款利率上浮上限設為50%,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考慮到資金成本,銀行仍舊很難用足這一比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